第149-163
关于出离心:
生活中的一切对我们来说都天重要,工作、家庭、金钱、生育、感情,我们希望这一切尽在掌握中,四平八稳,安全放心。为此,全副精力都投入进去还不够,还要通过修行为生活上保险。然而,生活就像我们手里握着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得越快。
我们若能放松下来,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看至关重要,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修行上,我们会因为放松而尝到自由的滋味。
放松也是说是修行的第一课。
修行只是让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对抗,习惯那种不确定性并安住于此,有人也把这称为自在。
我们很难体会到本心,是一你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大都在牵着我们朝与本心相反的方向走。很多习惯,尤其是心的习惯,让我们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入窘境,比如紧张对抗、趋利避害、推卸责任、自以为是、太在意自己的方式等等。
趋利避害:很多人对趋利避害上瘾,只要一感觉不舒服就马上另外寻找慰藉,不给自己留一点时间去认识和体验。
把自己看得太重:把什么好的都留给自己,自以为是,特别在意自己的那一套,遇到问题就责怪别人。自以为是不仅割离了我们与当下,而且还使我们更容易受侵犯,也更容易侵犯别人。自以为是有时还表现为自卑。坚持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自卑与自负一样,遮蔽了我们的当下,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同时也阻碍了我们与外界的交流,使我们感到孤单、孤立。
我们拒绝与他人沟通,通常是因为我们觉得那些人不会理解我们。我们排斥他人什么,实际上整反映出我们排斥自己什么。如果你觉得别人不会理解你,说明你也根本不想去理解别人。如果你讨厌别人贫穷,说明你害怕自己贫穷。如果你排斥别人的浅薄、狭隘、冷漠,说明你不想面对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所以,只有不排斥别人才能接受自己。
5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