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事物未知化
“我知道,我知道”无异于思考的“终止符”,往往会给我们的对话画上句号。 010
“我知道”一说出来往往带有某种完成感,就像在催促对方披露别的知识,或是要打住话头而转换到别的话题似的。而提供话题的一方,也仅仅是介绍事实而已。所以,会话仅仅是各自不断地说出“我知道”的信息,完全没有交集。 011
其实,知识原本不过是思考的“入口”而已。以一点知识为发端,通过语言交流来互相促进思考-这样才是对话。通过对话和思索,把零碎的知识糅合在一起,我们就能实现对于未知的想象。总之,“知道”是想象的起点,而并非终点。然而,对话中充斥着“我知道,我知道”,正说明我们在不知不觉间脱离了“把知识升华为想象”的轨道,使思考的电车停了下来。传递信息者只是热心地把零碎信息告诉对方,而接受者则把接收这种零碎信息当作目标。我们省掉了互相讨论、争执的麻烦,而完全变成单纯的信息传递与接收。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创造性交流停滞的问题。 012
正如苏格拉底所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知是巨大的力量。”有无数种方法可以抵达“知道”,至于如何抵达,则属于个人问题。这种构想,是和此前的交流手法完全相反的。作为与“Information"(信息)相对的概念,我把这种方法称为“Ex-formation”。“Ex”对应“In”,“Ex-form”对应“Inform”。也就是说,考虑一种目的不在于“让人知道”,而在于“未知化”的信息形式及功能。 016
设计专业通常会冠以“平面设计”“产品设计”“映像设计”“纺织图案设计”等特定类别的名称,但我们这个专业并没有这么做,因为我们认为“设计”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在形成环境或进行交流的所有领域里,有计划地制定方案-这就是设计。各个不同领域的设计活动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根本上是一致的。为了实现这样的理念,我们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也就是说,我们设置课程体系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要参与社会环境的形成和从事交流的相关职业,应该拥有对应的什么样的知识背景。 018
我们并非信息的消费者,而是信息的使用者。信息设计的目标,不在于给某个事物下定义,也不在于让人明白某个事物,而在于使人们产生兴趣,唤起人们的能动性。
认为“设计只是一种职业”的时代已经接近终结了。设计是使世界再生的智慧,能让人们看见潜在的可能性,并向人们提供新鲜的觉醒意识。设计,并非对某个事物进行记述或解说,而是把事物当作“未知”,对其可能性保持怦然心动的感觉。带着这种智慧走上社会的年轻人,正是明日的栋梁。 466
我经常对学生们说:“用别人的头脑思考!”这句话并不是说要请别人帮忙想点子。我这么说是因为:如果仅仅凭自己的感觉做设计,就很容易变得自以为是。而设计是立足于普遍性的工作,所以关键不在于“自己”的感觉,而在于“大家”的感觉。 467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