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故乡的胡同&虚实之间
好了日inutile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读过 弥漫空间
就像陈凯歌的短片《百花深处》中,房子已经被拆光了,主人公依然在一片空地中细数家珍。对家的思念是发生在家里的真真切切的生活。家超越了物理属性,它是一个情感的空间,是人生活的一部分。 引自 回到故乡的胡同:感人的空间 /033 我们塑造我们的建筑,而后我们的建筑又重塑我们。——温斯顿·丘吉尔 引自 回到故乡的胡同:感人的空间 /033 杰里米·里夫金在《同理心文明》里提出,社会发展的根基就是人与人之间“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我喜欢这本书里面的一句标题“超越存在的意义”。当今,我们的建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生存,而是对于生活有着更高的精神诉求。 引自 从摩登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之间自我的生长 /045 微软小冰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各国不同的微软小冰开发团队有不同的侧重。中国主要发展的是人工智能的情感框架。有几年的时间,他一直在培养这样一个虚拟世界中的小姑娘。从一开始它们之间的亲密交流,到逐渐让很多真实的人和她交流,通过小冰储备了大量的人类样本。在数据处理中有意识地去掉了知识部分,从而开发了巨大的情绪库。……多么不可思议,人类一直都无法清楚解释的情绪,正在通过大数据的方式进行研究。 引自 从摩登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之间自我的生长 /045 大数据可以合成用户故事和流程(process flow),用行为方式理解人对应的反应(flow),从而发现解决方法。有的朋友从事传媒领域,希望通过对大众在不同情况下的情绪反馈的分析来建立信息传播的有效方式;有的朋友在做线上社区,希望通过在互联网上的社交活动把身处不同物理空间的人聚集并产生黏性联系;有的朋友从事交互界面的设计,希望能让界面产生拟人的交流互动;更有游戏开发人员,通过对人性透彻的研究而创作虚拟世界。 引自 从摩登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之间自我的生长 /045 弥漫空间是一个结果,或者说是一个想要达到的理想状态。情感设计是一种思维方式,是达到这个状态的路径。说它是路径,其实更像是一个类似禅修的自我训练的方法。通过平时对自己的感知世界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的训练从而达到在设计中寻找或者抓住灵感的状态。 引自 从摩登时代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之间自我的生长 /045
66人阅读
好了日inutil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园林
“弥漫空间”是我经历了几年时间,在困惑中不断思考后作出的一个回应。这个词出自一组对比此...
-
上下求索
清华入学不久我就参加了清华艺术团的话剧队。当时的初衷是为了克服自己从小极度害羞的自闭状...
-
回到故乡的胡同&虚实之间
-
弥漫空间之初&情感设计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场景化思维
铃木大拙讲到“东方的伦理方法时综合性的,它不太注重具体细节的阐述,而着眼于全体的直观性...
> 查看全部1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