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词汇知识的三种理论观有何见解
外研高英学术 (做有温度、有态度的学术)
你对词汇知识的三种理论观有何见解?
词汇知识的三种理论观指的是成分观、发展观、隐喻观。成分观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主要描写和测量词汇学习的阶段性或终结性状态,所以一般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式的、操作性比较强的、横切面式的词汇知识框架。这也是大多数教师平时测量学生的词汇水平,或者考试的时候经常用到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知道词汇知识的成分观。
词汇知识的发展观指在词汇本体之上,引入时间的度量轴,然后从四个维度来看词汇的发展:词形→词义→使用,广度→深度,接受性→产出性,深度知识的发展。如果做研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投入,还要做一些跟踪研究,所以要投入较多的精力。从操作层面来说,很多教师,包括研究者不太有时间和精力来做这样的发展研究,当然,现在已有很多相关研究成果发布,比如从动态复杂系统理论的角度来看,就比较契合词汇知识的发展观。
词汇知识的隐喻观认为,词汇知识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隐喻性的概念,比如词汇的广度、宽度、深度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这就是一种隐喻。隐喻观的另外一个代表就是我们说的心理词库(mental lexicon),或者心理词汇网络(networking),这也是一种隐喻性表达。如果大家对心理词库或心理词汇网络比较感兴趣的话,或者想要多了解一些的话,可以去看Aitchison(1987)的Words in the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 Lexicon,该书于1994年再版。这本书非常详细、生动地介绍了心理词库的各种web,各种town。比如word web、similar sound network、lexical town(词镇)、phontown(语音镇)、semtown(语义镇)、novtown(新词镇)等都是特别生动的表达。另外,也可以去看一看Clark(1993)的The Lexicon in Acquisition。因此,如果我们以词汇知识的隐喻观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话,也可以做一些基础的行为研究,比如二语习得理论经常用的前测+干预+后测。我们也可以将刚才所说的词联想任务与词汇教学结合;如果你的设备够硬的话,也可以去做一些脑电的认知神经语言学研究或心理语言学研究。
外研高英学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语和二语心理词库的组织和发展模式是否一致
一语和二语心理词库的组织和发展模式是否一致?你的观点是什么? 我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首先...
-
词汇能力的常用测量方法有哪些
词汇能力的常用测量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何种测量目的? 在书上第37—42页,我们大概列举了...
-
你对词汇知识的三种理论观有何见解
-
“读后续写”理论对我国的二语词汇课堂教学是否有指导作用
你认为“读后续写”理论对我国的二语词汇课堂教学是否有指导作用? 读后续写理论也叫续论,是...
-
是否可以利用“产出导向法”进行二语课堂词汇教学
你认为是否可以利用“产出导向法”进行二语课堂词汇教学?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