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究人生真理
作者在本章中对比了中西文化探求真理的不同方式:
我常谓东方文化乃内倾型者,西方文化为外倾型者,亦所谓中国人追求真理重向内,而西方人追求真理则重向外。 一、西方文化
1.探寻过程:从无限到有限
西方常主向外追寻,即向于有限的人生世界之外围,即无限自然中探寻真理,俟有所得,再回向于有限人生世界作指导,求应用。 2.探寻结果:无限的、客观的真理观
故西方之真理观,常为超越人生而外在。西方人所认为之真理,必为一种客观的,由此而产生宗教、科学和哲学。 3.这一真理观的缺陷:
①分道扬镳:“道术将为天下裂”
既主向无限追寻,则必然易于分道扬镳,各自乖离,而其所得之真理,则往往偏而不全。因其所得皆是此无限真理之一偏,而绝非其全部,如是故相互间易启争端,不易会合。 ②永在中途:“途无穷而不知返”
宇宙既属无限,则向外追寻,其路途亦无穷。无论其所到达如何远,必将永远如在中途,将永远无终极之归宿。 然而追寻越远,其回向人生,亦将愈感疏阔,愈成隔阂。 二、中国传统文化:
1.探寻过程:从有限到无限
中国人追求真理,主先向内,先向人生世界之本身求体验。体验所得,再本此转向外面宇宙去观照,故中国人之真理观,乃为现实而内在者。 《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中国人于人伦中见仁,见善,见中庸,见德行,见道。于人伦中见人道,亦于人伦中见天道。 2.探寻结果:
因此中国所长,不在宗教,不在科学,亦不在哲学,而在其注重讨论人生大道上。人生大道属于有限世界。 有限知识,当作为寻求无限知识一指针。
6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