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社会的挑战|商业革命
《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提炼出了优秀公司的八大卓越特质:采取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创业精神、以人为本、奉行价值驱动的执行总裁、坚持本业(做你熟悉的事业)、组织单纯且人事精简,以及宽严并济(兼具中央集权和最大限度的个体自治)。 引自 三十四 社会的挑战 当精英主义阻碍了人们的探索能力,“便只能开发组织中极小一部分的创造潜力”。当变革“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或者自上而下、让人恐惧的事情”,而高级管理层又不愿意参与到组织的下游中去,就会催生出一股反作用力。因此,制定战略必须民主。哈默尔在此引用了阿林斯基的话,后者曾经谴责精英计划是反民主的:“永远证明了对大众的能力和智慧缺乏信心,认为他们没有能力为成功解决问题找到出路。” 。。。 然而不幸的是,哈默尔选中了安然公司。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安然公司从一家管道公司变成了能源买卖商,凭借其专业背景和实力,从事合同买卖。哈默尔盛赞安然“实现了创新能力的制度化”,是一个“让上千人自觉有潜力的革命者的组织”。他当上了安然公司咨询委员会主席。安然的管理层中流传着一种民粹主义豪言壮语(“把权力交给人民”),声称要把权力下放给员工,把员工描述成革命伙伴。”公司采纳了一些哈默尔式主题,比如把要求自由市场比作六十年代的民权运动,质疑那些有关如何运作企业的传统假设等。人们称赞安然公司凭借着各种形式的整合,以及别人力不能及的敏捷,找到了一条获得巨额利润的道路。但是,2001年安然公司轰然倒,同时也拖垮了亚瑟・安达信(Arthur Andersen)会师务所。安然公司被曝其主要利润来源是虚假的,在极其复杂的交易掩盖下,没人真正明白公司到底在干什么。安然公司在政治上推动了能源市场的解除管制,对其主张表示出质疑的外部分析人员都会遭到安然公司以意识形态对立为名的谴责。。。 基础命题可以用经典的激进思想来重新措辞,要求颠覆过时的等级制度,卸除枷锁,释放生产能力和想象力,使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才干。但这场革命终究有点奇怪,相比之下当然更具资产阶级色彩,而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正因为它不是一场真正的革命,因此它缺少制度表达。它反映的是反主流文化对理性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反抗,它渴望激情,渴望展示想象力,鼓励人们相信感觉和经验,认为最好的事情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但是,正如反主流文化一样,这是一种误判。它夸大了一个商业组织的民主可能性。 引自 三十四 社会的挑战
65人阅读
Ellenbuc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三十二 经济学的兴起|竞争
对于波特而言,战略就是定位间题。可供使用的战略并不多,对它的选择应取决于竞争环境的性质...
-
三十三 红皇后与蓝海洋|避免竞争
正如金伟灿(W·ChanKim)和莫博涅(Renée Mauborgne)所说的,“没有永远卓越的公司,也没...
-
三十四 社会的挑战|商业革命
-
三十五 计划型战略或应变型战略|返璞归真
许多战略学者似乎都建议,现实情况越是动态发展,领导者越要看得长远。但这是不合逻辑的。其...
-
三十六 理性选择的极限|形成联盟
奥尔森指出,将一个庞大而分散的团体作为一个政治力量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每个人都会估计...
> 查看全部5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