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两岁左右开始建立自我意识
幼儿认识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从出世就开始了。他们很早就对鲜艳的颜色和晃动的物体产生敏感、好奇,表现出追踪注视;三个月左右大体能识别自己的母亲;尔后能简单地了解父母对自己的态度,如此等等。
半岁左右是幼儿一个较变化的开始,他们的肌肉、脊椎、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迅速发达起来,开始长出牙齿,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及简单的主动性行为,从而使适应能力大为增长。诸如,见到喂食时会手舞足蹈,主动要求大人抱和爱抚,能分别亲疏次序(先是母亲,其次父亲,然后其他人)。
此时幼儿并未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就像儿童心理学所指出的那样,幼儿通常是将自己身体的某部分当成异己物看待的,他们有时咬自己的手指,直到咬痛、出血,然后大哭。他并不知道这手指就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幼儿认识的第二个环节是认识的反思过程,即人从对象中发现自己的过程。作为能促成自我认识得以实现的对象物,我们称之为“对象镜”,它分为物镜和人境,前者为物体。后者为他人。
所谓物镜,指幼儿周围的一切物体,诸如玩具、物品、小动物和太阳、月亮、星星等。在全部物镜中,最具典型意义的莫过于镜子了。
作者曾多次长时间地观察过半岁到两岁的幼儿照镜子的情形:他们开始是端详着镜子,对着它发呆:后来冲着笑,做怪样子,或对着反复张嘴和闭嘴,把头向两边晃动;有时则对着镜子大声叫喊,拍打镜面,有时与镜面亲嘴,反复踮脚,表现出焦燥不安。这一切行为都在表明:幼儿力图弄清楚镜中的人物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
直到两岁左右大致上才明白,“这就是我!”幼儿能准确地使用“我”这一单词也是在这时候完成的。这标志着幼儿在人生中第一次完成了对自我的“发现”,自我意识随之初步建立,人开始将自己从周围的环境中独立出来了。幼儿从半岁左右在镜中朦胧地感受到自己,到2岁左右较清晰地完成对自我存在的发现,历时约一年半。
(P31 P32 二.原始思维及特征 1.人类思维的三个环节)
关山衡岳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西方生死观/第五章/116
西欧古代哲学的生死五章 伊壁鸠鲁持一种理性的快乐主义的人生观。他认为,人有三类需求:灵魂...
-
第六章
-
人在两岁左右开始建立自我意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