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改写理论的关系
简述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改写理论的关系。
托多罗夫(Tzvetan Todorov)指出,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对话性就是文本间的联系。巴赫金勾画出一种文化阐释模式:文化由集体记忆保存下来的多重话语构成。根据巴赫金的理论,思想关联另一种思想,话语关联其他话语,文本是对其他文本的反应。根据巴赫金的理论,对话性即是互文性,言语的交往和表述与生俱来就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文本作为表述,其双声性、应答性、对话性都产生于交往之中;表述的根本目的在于理解与阐释;理解中包含着两个意识、两个主体,它们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对话。巴赫金关于理解的观点对改写理论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对话的主体在相互的表述中,一面各自建立自身,同时又使事物获得新的意义。在文本的对话中实现意义的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可谓是改写创作的一种写照。
92人阅读
外研高英学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如何区分改写和改编两个概念
如何区分改写和改编两个概念? 最初的改编理论研究,围绕着以“忠实度”为标准的电影改编理论...
-
简析后现代主义代表性人物利奥塔、哈桑、福柯如何对统一性进行开战
简析后现代主义代表性人物利奥塔、哈桑、福柯如何对统一性进行开战。 改写理论的诞生经历了一...
-
简述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与改写理论的关系
-
简述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如何构建后现代改写话语
简述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如何构建后现代改写话语。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提出的互...
-
简析叙事学家热奈特提出的“跨文性”理论对后现代改写理论构建所起的作用
简析叙事学家热奈特提出的“跨文性”理论对后现代改写理论构建所起的作用。 叙事学家热奈特(...
> 查看全部3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