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增强判断力
1、真正聪明的人,从不走捷径。
2、在杠杆时代,一个正确的决策可以帮你赢得一切。不付出努力,就无法培养判断力,也不会获得任何杠杆。
时间的投入是必需的,但判断力更重要。在前进的过程中,方向比速度更重要,特别是运用了杠杆以后。在每个岔路口选对方向,其重要程度要远远超过前进的努力程度。人生就是选择正确的方向,然后朝这个方向奋力前行。
3、与“聪明”相比,“思路清晰”是一种更好的赞誉。
真正的知识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就像一根链条,从基础层面到应用层面环环相扣。
4、阻碍我们看清现实的最大因素就是我们对现实“应有的样子”有先入为主的印象。
对美好现实的渴求蒙蔽了对真实世界的认知。所谓痛苦,就是无法继续无视事实。
痛苦时刻的一个定义是:当你看到事物的真面目不是你本来想要的样子时,你是痛苦的。但痛苦的时刻就是真相大白的时刻。只有处于痛苦之中,你才会被迫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你才能做出有意义的改变,取得有意义的进步。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不断改进,不断前行。
难点在于看清真相。要看清真相,就必须摆脱自我,因为自我不想面对真相。自我越弱小,对自己反应的限制越少,对自己想要的结果的执念越低,就越容易看清现实。
欲望与现实是互相冲突的,人总会因欲望而看不清现实,旁人的劝说都是无用的。 我深知,越是渴望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解决问题,我就越不可能看清事实。
从长远看,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必修课,它可以带来两大收获:一是痛苦可以让人接受世界的本来面目;二是痛苦可以大大改变一个人的自我,虽然过程非常煎熬。
5、要做到诚实,就要在发表观点时抛开自己的身份。
我曾经自认为是个自由主义者,但后来我发现,我之所以捍卫那些我没有真正思考过的立场,是因为这些立场是自由主义信条的一部分。只有立场却没有是非,这是不可取的。如果你所有的信念都能被整整齐齐地打包成某个“主义”,或某个思想流派,你就要对自己的信念保持高度怀疑。
6、学习决策技巧
几乎所有的偏见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在信息不完整的情况下迅速做出判断。对于重要的决策,要抛开记忆和身份,专注于问题本身。
我之所以极度坦诚,是因为我想获得自由。自由的表现之一就是可以心口如一,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诚实和自由高度统一,相辅相成。
做人除了要极度诚实,还可以参照巴菲特很久之前说过的一个建议:具体地表扬,泛泛地批评。如果要提出批评意见,不要批评某个人,可以批评工作方法,或者批评某一类行为。如果要表扬,那就找到一个榜样,表扬这个特定的人。这样有助于维护你身边人的自尊心和身份感,获得他们的支持,让他们为你所用,而不是与你作对。
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所有人。现在就开始这样做。表达方式不一定要很直白。当一个人同时展现出高度的自信和关爱的力量时,他就会散发出人格魅力。诚实待人、积极向上,这是我们在任何时候几乎都可以做到的。
7、决策就是一切。事实上,一个决策正确率为80%的人比正确率为70%的人在市场上的价值和获得的回报要高出数百倍。
8、如果难以抉择,那答案就是否定的。
一条简单的人生经验:如果在一个艰难的决定上意见不统一,你就应该选择短期内更痛苦的道路。
前提条件是,两个选择利弊相当,但如果一条道路会带来短期痛苦,那么它也会带来长期收益。而根据复利效应,长期收益才是你想要的。
大脑会过分看重短期快乐,试图避免短期痛苦。
9、建立新的心智模型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海量阅读,多多益善。
每天花一个小时阅读科学、数学和哲学类书籍,7年内,你就可能跻身少数的成功人士之列。
读书的唯一原因应该是喜欢,不需要其他任何理由。不要把读书当成一项任务,读书就是因为乐在其中。来自@illacertus的一条推文说:“我不想什么书都读,我只想把100本好书读上一遍又一遍。”
读书时感受到的困惑,就像运动时感受到的肌肉酸痛。阅读是在锻炼精神的肌肉,运动是在锻炼身体的肌肉。要学会如何阅读书籍。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