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作品是男性气质书写的典型之作
男性气质是贯穿诸多文学作品的文学主题。在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认为哪些作品是男性气质书写的典型之作?在男性气质的定义和思想内涵方面,这些作品有着怎样的独特认知?
这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主要是希望大家尝试用男性气质的相关学术理念来分析文学作品。
除了书中提到的《销售员之死》,还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可以看作男性气质书写的典型之作。下面我们就简单探讨三部作品——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米切尔的《飘》。
海明威可谓男性气质书写方面的典型作家。他塑造了一系列“准则英雄”(code hero),提出“重压之下的优雅”(grace under pressure)。他最为人熟知的代表作莫过于《老人与海》,尤其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那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充分体现了这种重压下的风度。这部诺贝尔奖获奖作品有很丰富的细节描述,充分展现了老人在面临种种挑战和危险情况下坚毅、无畏和乐观的精神品质。可以看出,海明威并非是在男女两性的权力秩序中来思考男性气质的,没有把男性气质定位为一种对他人的压制力量或是男权的同谋,而更强调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和美德。通过这部经典,我们多少可以了解海明威作为一位人文学者对于男性气质定义和特性的认识。
关于《包法利夫人》这部作品,不少研究从女权主义的思维模式看待其人生悲剧的根源。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她对男性气质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的错误认知,也是其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如果她在男性气质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方面不过多地看重外在因素,她也不会一再投入鲁道尔夫和莱昂等浮浪子弟的怀抱,也不会陷入情欲和物欲的深渊而最终走向毁灭。可见,男性气质的研究视角可以让我们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叙事和思想内涵有一些更为深入的解读。
《飘》通过三个男性人物形象杰拉尔德(老一辈男性)、艾西礼和白瑞特的塑造,向读者展示了美国内战时期三种主要男性气质的状貌及其兴衰趋势,再现了以杰拉尔德为代表的勇武工匠式男性气质和以艾西礼为代表的文雅家长式男性气质的衰落,以及以白瑞特为代表的自造男人式男性气质的生成和超越。
老一辈杰拉尔德所代表的勇武工匠式男性气质在新的历史社会变迁中暴露出一定的缺点。他们很难适应新的政治形势,这在作品中他妻子去世后他的一蹶不振和黯淡离世等描写中都可以看出来。艾西礼代表的是一种文雅家长式的男性气质,而这种男性气质建立在一种旧南方贵族式的生活方式之上。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南方的失败,贵族式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复返,所以这种男性气质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了。在南方失败之后,艾西礼变得十分消沉,面对困境一筹莫展,也说明这种绅士派头的文雅家长式男性气质在历史的巨浪中搁浅。相比之下,白瑞特的灵活性和社会流动性不仅让他在动荡飘摇的历史时期渡过重重困境,也使他在危险关头屡次帮助他人渡过难关。这都说明了他身上所体现的自造男人式男性气质的社会适应性。
实际上,虽然作者米切尔本身是南方人,对旧南方生活方式和骑士精神有一种怀旧和眷恋的情绪,但她并未因此就肯定以艾西礼为代表的男性气质,而恰恰看到了艾西礼所代表的这种旧男性气质的不合时宜,以及白瑞特所代表的新男性气质的时代适应性,这也让这部作品具有了一定的历史高度。
还有不少作品都可以从男性气质的视角契入,也希望大家多多思考、探讨。
外研高英学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男性气质美德是继女性主义、自由主义之后超越性别的第三种理念和路径”
请教隋老师,您在书中提到, “男性气质美德是继女性主义、自由主义之后超越性别的第三种理念...
-
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和边缘性男性气质
康奈尔把男性气质分成支配性男性气质、从属性男性气质、共谋性男性气质和边缘性男性气质,想...
-
哪些作品是男性气质书写的典型之作
-
当今学界在男性气质研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当今学界在男性气质研究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还有哪些方面...
-
中国和西方在男性气质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方面存在哪些差异
在男性气质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方面,中国和西方存在哪些差异?中西文化在男性气质方面存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