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七卷 洪水滔滔兮汴京沦丧 百姓沉没兮我心悲伤
第七卷的名字是“洪水滔滔”,是指李自成率军第三次攻打开封时,明军偷偷撅开黄河堤坝,洪水顺着堤口冲到城下,淹死了大批义军,但同时大水也冲进了开封,溺死无数无辜的百姓,十分惨烈。
书中称此为“壬奎之计”。壬癸属水,有活水、雨露的意思,壬癸之计是指利用黄河的大水,阻挡敌军围城。
战争的惨烈
除了“壬奎之计”,水淹义军之外,早在黄河水决堤之前,开封城里的情况就已经非常惨了。李自成率军第三次攻打开封,吸取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这一次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使外面的粮食进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来,这样围困的不仅有开封的士兵,还有城市里生活的普通人。很快城里的粮食耗尽,饥饿开始蔓延,不仅有人吃人的现象,书中还详细的描写了一段在粪池里抓蛆吃的画面,我是皱着眉头看完这一段的。
当然,为了表现义军的人性,书中也写了很多开仓放粮的画面。比如先是允许妇女、儿童出城挖野菜,然后又允许女性出城去投靠其他城市的亲戚等等。义军虽然在城外设置了“补给站”提供大米粥之类的,但再多的举措也难以掩饰战争带来的创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里面太常见了。
逃跑时不能乱说话
《三国演义》里,曹操败走华容道时有一个经典桥段:曹操在败退途中三次大笑诸葛亮、周瑜智谋不足,未在险要处设兵埋伏,结果第一次笑出赵子龙,第二次笑出张翼德,第三次笑出了关羽关云长。
在围攻开封之前,开封附近的朱仙镇先打了一仗,本来是来救开封的左良玉部队未战先逃,一片混乱。李自成的军队趁机追杀,大获全胜。在左良玉的逃跑途中发生了跟曹操一样的故事,不知道是作者的杜撰还是历史就是这么巧合。
左良玉在即将逃出追击的时候看到一个村庄,心中笑道“人们都说李瞎子(指李自成)善于用兵,却没料到我会向许昌退走,不知道在这里阻拦,真是疏忽可笑”。随即遇到李自成的大将田见秀,被杀个大败。第二次,左良玉招拢溃散的将士后安慰大家“吉人自有天相,闯贼失策,如果他用大兵在沟边拦截,我们就很危险了”,结果就真的遇到了大军拦截,又是一场大败。
书里的两点疑问
①“严厉禁毁《水浒传》” 单纯的看这句话是指要销毁水浒传呢,还是不能销毁呢?
当然,结合上下文的意思,是指明朝末年,水浒传是本禁书,应该销毁的意思。但是“严禁销毁”这四个字放在一起,是不是会有歧义?
②“消夜”还是“宵夜” 我们现在好像用“宵夜”比较多。但是我查了一下,“消夜”也是宵夜的意思,所以用消夜也对。
作者在第七卷的最后留了一个悬念,慧梅到底死没死?最后几章的标题是“慧梅之死”,里面写到慧梅自杀了。但是结尾处写有起死回生的老神医催马赶到,是不是说还能救活慧梅呢?这也吸引着我赶紧看下一本。
小邦读书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李自成丨看完第五卷 越来越觉得内容拖沓了
这套李自成当初犹豫不敢买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一套十本太厚了,怕读起来太费时间;后来鼓足勇气...
-
李自成丨第六卷讲了两个故事 洪承畴投降和慧梅出嫁
第六卷虽然叫《燕辽纪事》,但其实写关外作战内容的篇幅并不长,大概只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吧,...
-
李自成|第七卷 洪水滔滔兮汴京沦丧 百姓沉没兮我心悲伤
-
李自成丨第八卷 最厚的一本读完了 崇祯也死了
第八卷的内容围绕着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自尽的内容展开的。明朝亡国,这些皇帝、大臣确实挺...
-
李自成丨第九卷 兵败山海关
春宵苦短日高起 从此君王不早朝 虽然经过前八卷的努力,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攻进了北京,占...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