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英语男
有一天快要下课的时候,汗要求每个人做准备,下堂课要进行辩论。辩题是“自由恋爱vs。包办婚姻”。这带来一个奇怪的情形班里的每个人应该都要参与辩论,但是就我了解,坐在教室一边的女生们从来没有一个跨过走道和对面的男生讲过话。虽然以英语和现代化为卖点,许多培训中心仍然保持着标准印度课堂男女分坐的传统。我去上课的第一天,就被要求和一群女孩子一起到女生等候室去。男孩子如果先到就直接进教室;女孩子则要等老师进教室之后才能依次进入。辩论那天,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女生这一边可以听到大声的祷告,希望不要被第一个叫到;男生那边则是谈笑风生、互相打气。辩论开始时大家都很友善,学生们从座位上站起来,面对他们要回应的人,遵从汗的指导,在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前先说“我亲爱的朋友”“在我看来”,以及“请允许我”这样的话第一个发言的是坐在前排的一名男生:“朋友们,我们聚在这里对哪种婚姻最好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自由恋爱好,还是包办婚姻好。每种婚姻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缺点,但我认为自由恋爱比包办婚姻更好。我确实需要家庭的支持,因为我的余生都要和家人一起度过,但我和人生伴侣一起度过的时间是更多的。”这个观点受到了对面一个女生的猛烈反击:“在我看来,包办婚姻更好。自由恋爱像烛火一样,会燃烧并带来光亮,但这只能维持很短暂的一段时间。父母比我们有更多的人生经验,他们能为我们选择最合适的伴侣。在奇坦.巴哈特的小说《求爱双城记:我的婚姻故事》里,他对爱情是这么说的:‘男孩爱女孩,女孩也爱男孩,但是在印度女孩应该爱男孩的家人,男孩也应该爱女孩的家人,女孩的家人应该爱男孩的家人,男孩的家人应该爱女孩的家人,因为在印度婚姻不是两个人的,而是两个家庭的。”这是一个可以在印度的任何房间都争得热火朝天的话题。很快,教室就陷入了混乱。学生们全然忘了任何时候都不该说印地语,不该在别人话说到一半的时候打断,不该高声讲话,不该搞人身攻击。就在汗费力地控制场面时,两排学生站了起来,面朝对方火力全开:女生对女生吼,女生对男生吼,男生对女生吼,男生对男生吼。 引自 2 英语男
6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