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香港報紙文藝副刊研究的回顧
香港文藝副刊裹的作品,主要是雜文和連載小說。 如黄維樑説,“香港的專欄,是寫普通人物普通事情的普通文學,是給對文學要求不高的普通讀者看的”,梁錫華也説,“香港專欄文章不足觀者多,短是原因之一,但並非主因。…短,不是香港專欄文章的致命傷,淺薄無聊才是”。然而吸引他們的是專欄的既多且雜,可以用來印證香港社會珍貴的一面:“港式專欄文字,是香港這個地方的文化氣候思想環境、出版條件、閱讀習慣,特别是最主要的:言論自由,再加上經濟繁榮資訊發達等等條件的綜合產物。”就連内容單薄和篇幅狹小,也不失爲優點:“意見未必成熟,抒發儘可自由,正反攻守,蕩激交流自然慢慢同時提升了創作、審辨、鑑赏,甚至免疫的種種能力”。 引自 附録 p429
90人阅读
勉之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学生的园地,还是园地的学生
地方這個概念總帶有個别、特定的意味。地方由具體的物質環境和人依附在這環境的情感所構成,...
-
学生的园地,还是园地的学生
“圆地”成爲學生自主建設的園地,學生並非“園地”訓育出來的學生。但必須注意,“園地”的...
-
附錄 香港報紙文藝副刊研究的回顧
-
附録 香港報紙文藝副刊研究的回顧
借助專欄的世俗形式,探索異於傳統的寫法,降低響亮的聲纔,缓和高蹈的姿勢,“較少文雅的形...
-
附録 香港報紙文藝副刊研究的回顧
馬家輝明確地把關注對象從專欄文本轉移到文本出現的時空。空間方面,他指出“不同的報紙在商...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