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两任总统的故事
P253-354 韦尔奇前往耶鲁后,爱讨好他的丹尼斯不断地给他写信。“如果我没有患上流行性腮腺炎的话,我本应早点回复你的信。”韦尔奇最终这样回复。或是“我迟迟没有回信,[是因为]我得了疖子”。或是“我此前没给你回信,你肯定觉得惊讶,原因是我一直在为眼疼而烦恼”。用尽了所有已知的医学借口(脚肿、头痛、精神疲劳)之后,韦尔奇要求休息一下。“因为如果我们经常写信的话,”他疲惫地解释说,“我就只能扯东扯西,这不仅会让我感到乏味,还会让你觉得很无趣。” P256-257
一名满腔抱负的研究员,为何拒绝名声显赫且潜力巨大的贝尔维尤与卡内基的入职邀请,选择去一座众所周知的衰败城市中一家新生机构就职?答案很简单,韦尔奇在纽约的朋友要么误解了他,要么选择性忽视了对他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有机会不受干扰地进行研究,并协助创办一所不同于美国其他任何医学院的学校。
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做一些对自己来说真正重要的东西,多么难得呀
P247
这些颇具争议的发现公之于众后,似乎完成了五年前约瑟夫·李斯特在百年博览会上的讲演未能做到的事:引发了一场关于抗菌外科之价值的全面辩论。
P264
克利夫兰于1908年死于心脏病,在很大程度上,他的生命是被詹姆斯·A.加菲尔德的苦涩遗产延长的。
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追寻记忆的痕迹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九章 南丁格尔们
P205 医学的进步体现为多种形式。有时,公众观念的转变,可能与救命的科学进步一样宝贵。 P21...
-
第十章 病菌学说
P225 处于低端者的竞争尤为激烈。美国的医学院每年培养出成千上万名毕业生,那些寻求实习职位...
-
第十一章 两任总统的故事
-
第十二章 精神病院
P269 更糟的是,49美分这一数字还涵盖贝尔维尤经常遭窃的物资,员工偷窃在那里司空见惯。像这...
-
第十三章 崭新的大都会
P291 比格斯是该市首屈一指的细菌学家,他说服了持怀疑态度的医疗机构,或者说是大部分医疗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