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芝书酱 (天涯处处皆芳草)
- 页码:第1页
摘抄 她是那种只要有机会,从来都会做好充分准备的人。 ◇◇◇◇◇◇◇◇◇◇◇◇◇◇◇◇◇◇◇◇◇◇◇◇◇◇◇◇◇◇◇◇◇◇◇ 然而勇气和想象力就如同肌肉,闲置不用就会变得衰弱,而且很难锻 炼。 ◇◇◇◇◇◇◇◇◇◇◇◇◇◇◇◇◇◇◇◇◇◇◇◇◇◇◇◇◇◇◇◇◇◇◇ 首先,确立“关于幸福和成功的我的标准”。如果使用他人的标准评价 成功和失败、幸福和不幸,人生绝对不会成为自己的东西。只要职场上 司瞪瞪眼睛,立刻就会陷入不幸,这样的生活不可避免。 ◇◇◇◇◇◇◇◇◇◇◇◇◇◇◇◇◇◇◇◇◇◇◇◇◇◇◇◇◇◇◇◇◇◇◇ 其次,要想获得成功,那就选择困难的工作。职场生活初期,有位前辈 曾经说过,“如果感觉公司里的事情简单,再也没什么可学,那就离 开”。直到现在,我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也就是主动选择困难工 作的“挑战”。我们通过挑战才能成长。没有挑战的人生索然无味。 啊,无论如何也要选择自己感觉有意思的工作。 ◇◇◇◇◇◇◇◇◇◇◇◇◇◇◇◇◇◇◇◇◇◇◇◇◇◇◇◇◇◇◇◇◇◇◇ 最后,要用失败也无所谓的信念武装自己,抛弃渴望成功的希望。就像 穿上合脚而结实的皮鞋,内心也会变得踏实。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要放 弃乐观的心态,一切都会好起来。 ◇◇◇◇◇◇◇◇◇◇◇◇◇◇◇◇◇◇◇◇◇◇◇◇◇◇◇◇◇◇◇◇◇◇◇ 作者从采访对象中挑选出六名,进行集中追踪,从中得出一个结论:能 够压倒能力、婚姻和性格的最重要成功因素,就是渴望成为“首席执行 官”的野心。比起那些只知道埋头工作的人,决心“成为社长”的人最 接近首席执行官的位置。换而言之,比起那种认为“干好交给自己的工 作就行了”的安逸态度,无论何时何地都追求超越的思想更能有效接近 目标。 ◇◇◇◇◇◇◇◇◇◇◇◇◇◇◇◇◇◇◇◇◇◇◇◇◇◇◇◇◇◇◇◇◇◇◇ 当你想到受苦是我们走向某个地方的道路上必须承担的义务,意义就会 自动产生了。 ◇◇◇◇◇◇◇◇◇◇◇◇◇◇◇◇◇◇◇◇◇◇◇◇◇◇◇◇◇◇◇◇◇◇◇ 这个世界不会轻易给人机会,但是当机会真正来临的时候,却很少有人 能够抓住,或者不能充分利用,这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 “女强人”不是粗暴而凶恶的意思,而是能够保持“自我”的意思。既 要做到不迷失自我,又在各种世俗尺度中获得有能力的评价,必须经过 艰难、孤独、漫长的斗争,才能赢得胜利。 ◇◇◇◇◇◇◇◇◇◇◇◇◇◇◇◇◇◇◇◇◇◇◇◇◇◇◇◇◇◇◇◇◇◇◇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我没有失败过。我只是发现了一千种行 不通的方法。” ◇◇◇◇◇◇◇◇◇◇◇◇◇◇◇◇◇◇◇◇◇◇◇◇◇◇◇◇◇◇◇◇◇◇◇ 回忆录的最后,奥尔布赖特这样写道:“我不是因为有了成功的保障才 努力,因为努力本身是人生之中保持信仰的惟一道路,所以我必须努 力。” ◇◇◇◇◇◇◇◇◇◇◇◇◇◇◇◇◇◇◇◇◇◇◇◇◇◇◇◇◇◇◇◇◇◇◇ 对于职场生活中的人们,常常会遇到性格暴躁,看上去很凶的上司。如 果下属表情严肃地回敬几句,他就哑口无言了。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他 们总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强大,只是他们懂得如何伪装自己,善于在我 们面前演戏罢了。 ◇◇◇◇◇◇◇◇◇◇◇◇◇◇◇◇◇◇◇◇◇◇◇◇◇◇◇◇◇◇◇◇◇◇◇ 但是,在权利竞争相对激烈的华盛顿,一个人拥有的东西,可以做到的 事情都应该表现出来。需要你通过可以当场发挥的能力和可以使用的资 源,不动声色地表现自己的实力。人际关系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 试图用理性来解决感情的问题,就像我们在喝一碗没有米粒的清汤时试 图用筷子,非常无力。因此,这几位医生强调说,小时候通过与父母、 朋友之间的关系而积累起来的经验相当重要。如果感情头脑在小时候就 习惯了错误的行为方式,就会成为终生的负担。 ◇◇◇◇◇◇◇◇◇◇◇◇◇◇◇◇◇◇◇◇◇◇◇◇◇◇◇◇◇◇◇◇◇◇◇ 阿兰·德波顿写了一本题为《身份渴望》(StatusAnxiety)的小说,概括 起来,他的观点是这样的。长大成人以后,我们要依存两种大爱生活。 第一种是男女之间的爱情,这种爱可以养活音乐和文学,是得到承认和 祝福的爱。第二种是我们很难说出口的隐秘之爱,也就是“想从别人那 里得到肯定的欲望”。这是来自外界的爱,换句话说,就是从他人那里 得到的肯定、尊重和关注。 ◇◇◇◇◇◇◇◇◇◇◇◇◇◇◇◇◇◇◇◇◇◇◇◇◇◇◇◇◇◇◇◇◇◇◇ 人们追求金钱、名誉和权利,为了得到更高的社会地位而苦苦挣扎,其 实目的都不在于本身。人们最终想得到的是来自他人的关注和喜爱。但 是,成年人都不会说自己想得到别人的承认,也不会说因为得不到他人 的肯定而痛苦。 ◇◇◇◇◇◇◇◇◇◇◇◇◇◇◇◇◇◇◇◇◇◇◇◇◇◇◇◇◇◇◇◇◇◇◇ 沉闷的夏夜,我慢慢地走向停在街上的汽车,在心里想,“认为没有发 生更坏的事情就算是幸运,这也是一种乐观的思考方式”。难道不是 吗?如果想到那些最悲惨的故事,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找出几百种让自己 幸福起来的方法。 ◇◇◇◇◇◇◇◇◇◇◇◇◇◇◇◇◇◇◇◇◇◇◇◇◇◇◇◇◇◇◇◇◇◇◇ 那天夜里,我在回家的路上这样问自己:“你曾经心甘情愿,为某个素 不相识的人做拉拉队长吗?” “有人陷入困境的时候,你帮助过那个人,让他开心起来了吗?” ◇◇◇◇◇◇◇◇◇◇◇◇◇◇◇◇◇◇◇◇◇◇◇◇◇◇◇◇◇◇◇◇◇◇◇ 德普利写道:“领导能力就是把不可预测的未来和个人才华联系起 来。”在别人都认为“有问题”的事情中发现“机会”,这种眼光就是 做领导的条件。他衡量领导能力的尺度不是“智慧”,而是“从身体里 散发出来的气质”。 ◇◇◇◇◇◇◇◇◇◇◇◇◇◇◇◇◇◇◇◇◇◇◇◇◇◇◇◇◇◇◇◇◇◇◇ 领导能力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信任;不是某种规律,而是理解。如 果我知道上司理解我的苦衷,相信我的潜力,我就会怀着“志愿者”的 心理面对工作。德普利说:“志愿者型的职员才是对公司生产力和效率 做出最大贡献的理想职员。” ◇◇◇◇◇◇◇◇◇◇◇◇◇◇◇◇◇◇◇◇◇◇◇◇◇◇◇◇◇◇◇◇◇◇◇ 可是,要想让职员产生这样的感觉,“就要给职员以自由,让他们可以 通过最有效最人性化的方式完成他们的任务”。所以德普利说,领导能 力是一门“最大程度地开发个人潜力的艺术”。 ◇◇◇◇◇◇◇◇◇◇◇◇◇◇◇◇◇◇◇◇◇◇◇◇◇◇◇◇◇◇◇◇◇◇◇ 在30岁中期之前,一定要疯狂地攒钱,在40岁之前赎回我的“奴婢文 书”,然后烧毁。如果对金钱没有感觉,没有攒钱的能力,就只能一辈 子过着紧紧巴巴的生活。理财会给我们带来经济上的自由,这种自由又 会使我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要的人生。 ◇◇◇◇◇◇◇◇◇◇◇◇◇◇◇◇◇◇◇◇◇◇◇◇◇◇◇◇◇◇◇◇◇◇◇ “连续几个月,我都和相关的采访人员一起吃早饭和午饭。有些重要的 采访人员,我们甚至一起吃五次或七次饭。也就是说,我一边吃饭一边 工作。材料大体搜集完毕之后的几个月,我就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从早 到晚不停地写。” ◇◇◇◇◇◇◇◇◇◇◇◇◇◇◇◇◇◇◇◇◇◇◇◇◇◇◇◇◇◇◇◇◇◇◇ “你写过书吗?记者都知道,搜集材料还算是容易的,写作是很奇怪的 事情。脑子里好像都有,但是想把它们写出来,却很痛苦。不过,好像 是真的,虽然很难,却很幸福。” ◇◇◇◇◇◇◇◇◇◇◇◇◇◇◇◇◇◇◇◇◇◇◇◇◇◇◇◇◇◇◇◇◇◇◇ “上次的采访很有意思。如果你需要有关华盛顿的好玩的信息,不妨联 系我,因为我都知道。” ◇◇◇◇◇◇◇◇◇◇◇◇◇◇◇◇◇◇◇◇◇◇◇◇◇◇◇◇◇◇◇◇◇◇◇ 第一,青蛙要在清晨早吃,这样效果最好。早晨刚起床的时候吃也好, 上班之后刚刚开始工作再吃也不错。但是,时间越晚,效果越差。 第二,如果有多只青蛙,必须先吃最大最丑陋的家伙。不要仅仅因 为吃了几只小青蛙,而把自己伪装成会吃青蛙的人。 第三,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吃大青蛙呢?其实与吃大象的方法完全 相同。一口一口地慢慢吃,多大的大象也可以吃掉。即使青蛙再大,只 要有了这样的觉悟,完全可以吃掉。 ◇◇◇◇◇◇◇◇◇◇◇◇◇◇◇◇◇◇◇◇◇◇◇◇◇◇◇◇◇◇◇◇◇◇◇ A—最大的青蛙:最重要的事,如果不做完就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 B—很多小青蛙: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比重不如A的事情。如果大青 蛙还没吃,绝对不要插手。 C—做也可以,不做也不会影响整体的事情。 D—可以交给别人做的事情:为了确保吃大青蛙的时间,有些事情可 以拜托给他人去做。 E—必须从目录中删除的事情:有些事情以前虽然重要,但是现在已 经变得不再重要,完全可以按习惯去做,这时就要果断地停止。 ◇◇◇◇◇◇◇◇◇◇◇◇◇◇◇◇◇◇◇◇◇◇◇◇◇◇◇◇◇◇◇◇◇◇◇ 世界上没有那么充裕的时间,可以让所有的人都能从容而出色地完成自 己的工作。所以,最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必须先做,这就是作者的 忠告。同时他也说,拥有长远的眼光非常重要。只有这样,短期的决定 才能放进大的框架里。 ◇◇◇◇◇◇◇◇◇◇◇◇◇◇◇◇◇◇◇◇◇◇◇◇◇◇◇◇◇◇◇◇◇◇◇ 早晨起床,从必须当天完成的工作当中挑选出最困难的事情,以此来开 始新的一天。只要知道这一点,很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 你太小心翼翼了。什么是工作?工作就必须卷起袖子,坚韧不拔地冲上 去,一拼到底。就像汗流浃背地沉浸于某件事,被什么事情吸引了一 样,必须经过一段拼死拼活的努力,才能有起色。” ◇◇◇◇◇◇◇◇◇◇◇◇◇◇◇◇◇◇◇◇◇◇◇◇◇◇◇◇◇◇◇◇◇◇◇ 最开始,同时把身体、心脏和大脑的作用发挥到极限,的确有些困难。 等到习惯了以后,甚至可以超水平发挥了。那时候,我恍然大悟,要想 达到质的飞跃,首先必须达到一定的量。这就像跳高,助跑时要全力以 赴,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如果慢慢悠悠像散步似的助跑,绝对不可能 跳得很高。 ◇◇◇◇◇◇◇◇◇◇◇◇◇◇◇◇◇◇◇◇◇◇◇◇◇◇◇◇◇◇◇◇◇◇◇ “即使成功率达到40%的棒球选手,也是在十次尝试中成功四次左右。如 果只尝试一两次,怎么能知道成功率是不是40%?首先,你必须全神贯注 地做某件事,才能证明你做得好。记者也不可能每次都写出特别报道, 也不可能每次都是妙语连珠。写得多了,自然就会有好作品出现。” ◇◇◇◇◇◇◇◇◇◇◇◇◇◇◇◇◇◇◇◇◇◇◇◇◇◇◇◇◇◇◇◇◇◇◇ “思考的时候可以多投入些时间,写的时候一气呵成。” ◇◇◇◇◇◇◇◇◇◇◇◇◇◇◇◇◇◇◇◇◇◇◇◇◇◇◇◇◇◇◇◇◇◇◇ “早晨起来,看看新闻,从当天发生的事情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主题。然 后给五六个人打电话,跟他们讨论,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聚精会神地写 作。” ◇◇◇◇◇◇◇◇◇◇◇◇◇◇◇◇◇◇◇◇◇◇◇◇◇◇◇◇◇◇◇◇◇◇◇ 每到周末,我就老老实实地坐在椅子上,但是我感觉很快乐,很幸福。 即使没有人称赞(当然,如果有人称赞我会更好),也没什么大问题。 因为我在超越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也许那年我真的很鲁莽很盲目地往 无底缸里灌水,在某个瞬间,无底缸真的被我灌满了。 ◇◇◇◇◇◇◇◇◇◇◇◇◇◇◇◇◇◇◇◇◇◇◇◇◇◇◇◇◇◇◇◇◇◇◇ 每三年或四年,我就会选择另外的主题。这些主题非常丰富,包括统计 学、中世纪历史、日本美术、经济学等。只学三年,虽然不能彻底掌握 这个领域,但是足以了解这个领域究竟是什么。六十多年间,我就这样 每隔三年或四年改变主题,坚持学习。 ◇◇◇◇◇◇◇◇◇◇◇◇◇◇◇◇◇◇◇◇◇◇◇◇◇◇◇◇◇◇◇◇◇◇◇ “这个世界只为那些强烈地、强烈地渴望生活的人而存在。这个世界之 所以有那么多困难,其实就是为了他们。我也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 ◇◇◇◇◇◇◇◇◇◇◇◇◇◇◇◇◇◇◇◇◇◇◇◇◇◇◇◇◇◇◇◇◇◇◇ 有意识地把自己放入极端的情形,然后考察克服困难的过程,从中找出 惟我独有的方法。 ◇◇◇◇◇◇◇◇◇◇◇◇◇◇◇◇◇◇◇◇◇◇◇◇◇◇◇◇◇◇◇◇◇◇◇ 这位中国律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聪明的人懂得很多,有能力的人 认识的人很多” ◇◇◇◇◇◇◇◇◇◇◇◇◇◇◇◇◇◇◇◇◇◇◇◇◇◇◇◇◇◇◇◇◇◇◇ 如果你产生“这个人我要和他保持联系”的念头,就需要花费很多心 思。最开始,我以为这里也像在韩国,一起吃上几次午饭,关系网就建 立起来了。但是这要以“东道主”的优势为前提。在华盛顿这片土地 上,只有彼此都从对方身上发现“利用价值”的时候,才能形成人际关 系网。这么说可能有些残忍,但世界就是这样冷酷无情。在工作场合认 识的人不会腾出时间单独见面。 ◇◇◇◇◇◇◇◇◇◇◇◇◇◇◇◇◇◇◇◇◇◇◇◇◇◇◇◇◇◇◇◇◇◇◇ 给我发来邮件,“很高兴认识你,以后保持联系”的人,我绝对不会忘 记。我只是随便说了句我需要资料,那个人就给我寄来了书和资料,这 样的人“永远”地留在了我的心里。 ◇◇◇◇◇◇◇◇◇◇◇◇◇◇◇◇◇◇◇◇◇◇◇◇◇◇◇◇◇◇◇◇◇◇◇ 要想维持好人际关系网,就必须持续地投入关心和努力。一个不是很熟 悉的人有求于我,我也要努力帮忙。如果我也不懂,我会帮他联系一位 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人。如果有素不相识的人打来电话,对我说“〇〇〇 说如果我问你这方面的问题,你一定会知道”,那么这个问题就涉及到 两个人,所以我必须更加认真对待。如果对这个过程有一两次的疏忽, 关系网就会在那里破裂。 ◇◇◇◇◇◇◇◇◇◇◇◇◇◇◇◇◇◇◇◇◇◇◇◇◇◇◇◇◇◇◇◇◇◇◇ 如果对方问:“我们在哪儿吃饭好呢?”我就会说:“我们去电影演员 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朱莉夫妇来华盛顿时去过的饭店,怎么样?要不 还有一家日本饭店,新出的午餐相当不错。” ◇◇◇◇◇◇◇◇◇◇◇◇◇◇◇◇◇◇◇◇◇◇◇◇◇◇◇◇◇◇◇◇◇◇◇ 和公司隔着两条街道的法国饭店被我命名为“我的饭店”。饭店的食物 并不是很特别,但是餐桌和餐桌之间的距离很远,服务员也很亲切,是 个适合谈话的饭店。而且天花板很高,室内装饰得很典雅,不管和谁一 起去,都可以轻松地聊天。记者这个职业要求我必须认真听对方说话, 因此最重要的是安静和舒适的氛围,其次才是吃饭。 ◇◇◇◇◇◇◇◇◇◇◇◇◇◇◇◇◇◇◇◇◇◇◇◇◇◇◇◇◇◇◇◇◇◇◇ 我把《查格餐馆评鉴》上介绍的饭店一家一家钩掉,逐个去尝试。后来 形成习惯了,我常常很认真地想,我该带这个人到什么地方才好呢?当 对方表现出喜欢时,我真的很开心,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如果是乘坐 15个小时飞机来到华盛顿的韩国中年男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他们去喝 到热乎乎的泡菜汤和醒酒汤的地方(这个方法从来没有失败过)。 ◇◇◇◇◇◇◇◇◇◇◇◇◇◇◇◇◇◇◇◇◇◇◇◇◇◇◇◇◇◇◇◇◇◇◇ 在华盛顿,午饭时间因为有了“商务午餐”和“权力午餐”而充满激 情。在这里,吃一顿饭也是很重要的。仅仅像导游似的记住饭店的名字 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让对方感觉到,“我有一张建立在特有基准和 趋向基础上的特色清单”。只有这样,人们才会真正记住我。自己没有 什么意见,别人说好就盲目跟随,这在华盛顿是行不通的。谁不会收集 信息?只要有Google,谁都可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用自己的方 式做一份属于自己的清单。 ◇◇◇◇◇◇◇◇◇◇◇◇◇◇◇◇◇◇◇◇◇◇◇◇◇◇◇◇◇◇◇◇◇◇◇ 事情并不像你想得那么坏。第二天早晨再去想的话,可能会好得多。 ◇◇◇◇◇◇◇◇◇◇◇◇◇◇◇◇◇◇◇◇◇◇◇◇◇◇◇◇◇◇◇◇◇◇◇ 在做决定的过程中,不要让不利的事实妨碍你。 ◇◇◇◇◇◇◇◇◇◇◇◇◇◇◇◇◇◇◇◇◇◇◇◇◇◇◇◇◇◇◇◇◇◇◇ 冷静,亲切。 ◇◇◇◇◇◇◇◇◇◇◇◇◇◇◇◇◇◇◇◇◇◇◇◇◇◇◇◇◇◇◇◇◇◇◇ 我努力完成每一部曲子,但是每当我完成一部曲子的时候,都会留有遗 憾。因此,我想我有义务再去挑战一次。 ◇◇◇◇◇◇◇◇◇◇◇◇◇◇◇◇◇◇◇◇◇◇◇◇◇◇◇◇◇◇◇◇◇◇◇ ·讨论自己努力想要做得出色的事情。 ·检讨自己并没有充分努力想要做好的领域。 ·尖锐地批判自己的错误或失败。 然后再谈论今后要做的事情:·需要集中努力的事情是什么? ·需要改善的事情是什么? ·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 ·首先检讨我虽然做得好,但是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或者应该做得更 好的事情。 ·然后检查我犯的错误。 ·最后检讨我应该做,却没做的事情。 ◇◇◇◇◇◇◇◇◇◇◇◇◇◇◇◇◇◇◇◇◇◇◇◇◇◇◇◇◇◇◇◇◇◇◇ 要想发展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首先必须要有宽阔的胸襟。因为要冷静 地接受别人毒辣或刻薄的批评,就需要忍受痛苦的力量。良药苦口,运 动的时候,只有肌肉疼痛了,才能得到锻炼。越是令人痛苦的批评,就 越能促使我进步,这点务必记住。 ◇◇◇◇◇◇◇◇◇◇◇◇◇◇◇◇◇◇◇◇◇◇◇◇◇◇◇◇◇◇◇◇◇◇◇ 工作不是做奴隶。劳动能够给人们带来尊严、精神健康和现实感。弗洛 伊德也说过,把人变得现实的方法只有让他工作。如果工作和明确的思 考能力结合起来,就可以培养出充满成就感和自信心的职业人了。只有 工作才能成为打开物质世界几乎所有门锁的钥匙。 ◇◇◇◇◇◇◇◇◇◇◇◇◇◇◇◇◇◇◇◇◇◇◇◇◇◇◇◇◇◇◇◇◇◇◇ 人生能够成功并不取决于“你记住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和什么样 的人交往”。即使我们把那些高尚的文学作品统统背诵,又有什么用? 但是认识谁,与谁交往,对于个人来说却相当重要。 ◇◇◇◇◇◇◇◇◇◇◇◇◇◇◇◇◇◇◇◇◇◇◇◇◇◇◇◇◇◇◇◇◇◇◇ “渴望拥有爱情的人首先要让自己变得可爱,渴望赚钱的人首先要懂得 做比别人更聪明的工作。” ◇◇◇◇◇◇◇◇◇◇◇◇◇◇◇◇◇◇◇◇◇◇◇◇◇◇◇◇◇◇◇◇◇◇◇ 哈伯斯塔姆决定写书,与这种压力对峙。他的目标是在四年内写完他的 著作。只要每天采访两个人,就绝对不可能失败。他放弃了工作,开始 独自采访。 ◇◇◇◇◇◇◇◇◇◇◇◇◇◇◇◇◇◇◇◇◇◇◇◇◇◇◇◇◇◇◇◇◇◇◇ 每次面对真正全力以赴的人,我都会感到自卑。对于那些跨越人性新台 阶的人,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 ◇◇◇◇◇◇◇◇◇◇◇◇◇◇◇◇◇◇◇◇◇◇◇◇◇◇◇◇◇◇◇◇◇◇◇ 询问别人的意见之前,我应该先问自己想怎么做,想要什么,其次才是 别人的意见。我在回首尔的飞机上,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 “Whatdoyouwant?” ◇◇◇◇◇◇◇◇◇◇◇◇◇◇◇◇◇◇◇◇◇◇◇◇◇◇◇◇◇◇◇◇◇◇◇ 体育可以培养人们按照游戏规则公平竞争的精神,让人们体会到成功和 失败的滋味,同时也能学习协作精神,是一种宝贵的体验。最重要的是 耐心经历锻炼肌体的艰难过程。 ◇◇◇◇◇◇◇◇◇◇◇◇◇◇◇◇◇◇◇◇◇◇◇◇◇◇◇◇◇◇◇◇◇◇◇ 所谓领导者,就是提问题的人。在开会的时候,要把自己装扮成世界上 最愚蠢的人,向职员们提问。“如果这样的话,我们该怎么办?”“为 什么不可以?”“怎么会这样呢?”等等。但是不能只是提问题。身为 领导者,要看到自己提出的问题引起职员们的讨论,进而变成实际行 动。 ◇◇◇◇◇◇◇◇◇◇◇◇◇◇◇◇◇◇◇◇◇◇◇◇◇◇◇◇◇◇◇◇◇◇◇ “当你觉得自己吃亏的时候,对方可能也觉得自己吃亏了。这时候,你 们的心理都处于相似的状态。但是,当你感觉自己占了便宜的时候,人 际关系已经陷入了无法挽回的僵局。所以你要始终保持稍微吃点亏的心 态。” ◇◇◇◇◇◇◇◇◇◇◇◇◇◇◇◇◇◇◇◇◇◇◇◇◇◇◇◇◇◇◇◇◇◇◇ 不要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寻找最好的,而是选择最适合我的,选择我喜 欢的。只有通过自己的眼睛进行选择,以后才不会后悔。 ◇◇◇◇◇◇◇◇◇◇◇◇◇◇◇◇◇◇◇◇◇◇◇◇◇◇◇◇◇◇◇◇◇◇◇ 我原以为记者生活达到十年以上的时候,就能熟练运用从前学过和了解 过的内容,可以悠闲地生活了。可是,事实上绝对不是这样。所以记者 必须拥有许多领域的朋友。我怎么可能什么都知道呢?也许记者最应该 知道的,就是谁最了解某个领域的问题。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