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价值
对于互联网的价值,我们要么大大高估,要么大大低估,面对这种可能性,学者们试图寻找其他方法来衡量互联网对消费者的价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几项随机对照实验。在这些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得到参与者许可的情况下,在一段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阻止一组随机选出的参与者访问脸书(或其他更为普遍的社交媒体)。这些实验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拥有2000多名参与者,实验者给参与者支付一笔补偿金,让他们停用脸书一个月。结果发现那些不再使用脸书的人报告的幸福和快乐指数反而更高,而且有趣的是,他们不再感到无聊(也可能无聊程度有所降低)。他们似乎找到了其他令自己开心的方式,包括花更多时间陪伴朋友和家人。 在实验结束后,那些停用脸书一个月的参与者,慢慢恢复了之前的习惯,几周之后发现,他们在这个应用程序上花费的时间减少了23%。与此一致的是,在他们继续使用脸书一个月之后,如果让他们估计需要拿到多少补偿金才愿意再次弃用一个月脸书,他们提出的补偿金水平大大降低。 所有这一切似乎都与那种认为脸书令人上瘾的观点非常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很难想象没有脸书的生活,但当你真的弃用时,情况并不会变得明显更糟。然而,有趣的是,在弃用一个月后,参与者仍然希望获得一定的补偿金来放弃脸书,表明他们并不会因为摆脱了脸书而对实验者心存感激。研究人员认为,这是因为他们其实还是怀念脸书,只不过这种怀念程度低于他们之前的预期,因此,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脸书给每个用户带来了价值2000多美元的幸福感。 然而,平均来看,弃用脸书会让人感到更快乐。这种现象和上述实验结果如何自洽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所有的平均值一样,这个平均来看的现象也掩盖了一个事实:有些人确实非常喜欢脸书。此外,如果你是朋友圈中唯一弃用脸书的人,那么代价很可能就会变得比较高昂,而且由此带来的不便会随着弃用时间延长而愈加严重(短暂远离社交圈是没问题的,但如果完全退出则会代价高昂)。如果脸书不存在,那么相关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 我们该怎么办呢?虽然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脸书并不像其忠实粉丝所说的那样已经征服了全人类,但完全弃用则不是很有决心,毕竟几乎所有朋友都在使用脸书、照片墙或推特。人们尽管没有为这些软件付多少费用,却非常珍视它们。如果我们衡量一下这些新技术蕴含的“实际价值”,那么世界经济的增速是否会更快呢?根据手头的证据来看,或许不会。 引自 无限的乐趣
28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人际接触减少偏见的前提
前提 增加社会群体之间的接触进而影响偏好,从这一狭隘目标的角度来看,对平权政策日益增长的...
-
应对偏见的浪潮
在面对仿佛一场海啸的偏见大潮时,我们提出的所有建议加起来,看起来也显得微不足道。但这样...
-
互联网的价值
-
企业“资本收益递减”,但国家层面消除递减现象
罗默坚持认为企业仍然受制于“资本收益递减”法则,但他提出了一个深刻见解,即我们如果要推...
-
索洛的预感 — “外生性增长模型”
经济增长最终将放缓 索洛的基本观点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们会储蓄更多的钱,从而有更多...
> 查看全部3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