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这本书我买了很久,也读了很久,以前有段时间对于林达的书很入迷,所以看得很快,但后来尽管也是喜欢,但是程度有所减弱了。这本书也是一样,前半部讲得是一些风光介绍,间或一点遥远的西班牙史,譬如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到伊莎贝拉女王夫妇共管时代,然后我就搁下了,引不起太多的兴趣。 最近重新捡起这本书,发现后半部不同于前半部了,也许并没啥区别只不过自己的兴趣更多在于民主社会的建立上。以前对于西班牙历史毫无了解,虽然也知道佛朗哥也知道毕加索,但就是不知道什么样的状况。 1936-39的西班牙内战,我总是不自觉地去对比我们的内战。书中引用的一句话:每一颗子弹,都是落在西班牙的土地上。这句话的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我们迟早要进行反省,反省我们对待所谓“解放战争”的态度(解放战争这个词,迟早会从我们的历史上消失,内战就是内战,绝不是一方去解放另外一方),反省我们所谓的“荣光”。我在微博上写了一句话,只有当国人开始建立一个内战纪念馆的时候,我们的民族也许才真的是成熟起来。 西班牙的内战主要的两方,一是佛朗哥以及德意军队(算是佛朗哥的后台吧),另一方叫做共和派,最开始还是合法的政权,成分极杂,共产党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苏联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国际纵队也同样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说起这个国际纵队,我都觉得很奇怪,为啥西班牙的内战能够吸引全球那么多人参与其中,当然有一部分人是苏联和共产党发动的志愿军,但是还是有很多美国英国法国的志愿者到这里,参加到反对佛朗哥的队伍中,成为国际纵队的一员。 佛朗哥这边很稳定,基本上佛朗哥牢牢掌握着主动权。 而共和派这边,则是一团乱麻。想想我们的内战,蒋介石的失败很大程度在于蒋介石没有团结好其他的军阀和地方,劲没往一处使导致的。而西班牙这个就更夸张了,因为有共产党和苏联掺和其中,苏联的那种肃反精神也在共和派的各个组织中蔓延,其结果也就可以知道了。 佛朗哥取得胜利之后,统治了西班牙长达四十年之久。相比之下,佛朗哥虽然独裁但是还不是特别的极端,西班牙的经济并不像毛泽东治下的中国一样走向崩溃。特别是佛朗哥在二战对待德意两国(这两国可真是帮他夺了权)的态度,也着实好笑,佛朗哥深知不与美英对抗是有好处的。因此没有让德国越过西班牙多去直布罗陀海峡,否则盟军的胜利还要重估。也因为对美英有功,所以二战后美英也没为难佛朗哥,这也是他能够独裁那么久的原因吧。 1975年,佛朗哥去世,很快佛朗哥钦定的国王胡安卡洛斯即位为国王,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位胡安国王可真是非同小可,尽管君主立宪,但是其人格魅力征服了全体国人,并成功化解了一次军事政变。 佛朗哥去世之后,国王指定年轻的苏亚雷兹出任首相。苏亚雷兹在极度困难之下,转变了西班牙的政体,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民主国家,各党派(主要是四个党派,极左的共产党卡利约,中偏左的民主联盟苏亚雷兹,中偏右的社会党冈萨雷斯,极右的是从佛朗哥继承过来的)实现和解并共同参与民主进程。 西班牙最主要是有三个地区,马德里为中心的卡斯蒂利亚和西班牙东北部巴塞罗那为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和以格尼尔卡为中心的巴斯克地区(埃塔的老巢)。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