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全部情绪都能在它的书页中找到归宿
第一次听说《百年孤独》是在无所事事喜欢读闲书展现自己成熟的初中,但当时并没有信心读完这本书,因为对其中的人名晦涩早有耳闻,表妹还表示中间有少儿不宜的片段。
大学看多了枯燥的专业书和案例,22年读研一,12月在北京阳康后回家过年,发现父母买了这本书也没读下去,随意翻了翻发现相较于专业书还是很好读,于是一发不可收拾花了五天时间(中间还去河南滑了两天雪)读完,颇为震撼。
自己画了人物世系表,读完后发现和网友总结的基本一样,很开心。
自己边看边画的豆瓣书评里的图很多小时候不懂的情感和经历,成年后读这本书才能理解究竟在说什么。比如母亲和祖母们对家庭的操劳,我在了解女性隐形家务劳动的付出后才深有体会;奥雷里亚诺们对羊皮纸的日以继日的钻研,比自己保研复习阶段还要投入癫狂;阿尔卡蒂奥们(以及奥雷里亚诺第二)的恣意寻欢,让我想到大学期末考结束和毕业典礼;书里对情欲的描写直白而赤裸,我很少与恋人有那样纵情的时刻。如此种种,似乎我有过的所有情绪,都能被马尔克斯用冷峻幽默而富有诗意语调讲述出来,甚至比我的切身体验更加真实、深刻而奇特。而我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例如醉心于新奇的冒险、从憎恶军人变得同样沉沦、在野蛮的屠杀中幸存、坚持繁文缛节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失明却仍然洞悉世事,也能让读者感慨、嗟叹,仿佛自己亲历或者身边的朋友做过相同的事一样真实存在于历史的长河里。
费尔南达才不会在乎下雨,因为她的一生中本就阴雨不停。 引自第276页 诸如此类,寥寥数语就可以写尽一个女人一生的落寞和孤独。在我们的人生中也有这样的时刻,与书里的人物处于同一时空,产生共鸣。
8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