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死在爪哇也不错 (印度尼西亚)p129
亚洲的佛教遗迹我去过不少,从已经基本损毁的鹿野苑,到保存完好的吴哥窟,可只有婆罗浮屠给我一种完全超然物外的感觉。和当地人聊天,他们对本地旅游业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你来也好,不来也罢,悉听尊便,无期待也就无痛苦。不过反过来说,较之很多执着于招揽游客的旅行目的地,婆罗浮屠的姿态更让我受用。毕竟这地方在火山灰下埋了一千多年,应该有种空寂、苍茫感才正常。 在售票处围上纱笼(表达尊敬),喝了免费奉送的咖啡,顺着公园一样的林荫路一直走,便是婆罗浮屠。初看上去,婆罗浮屠似乎比想象中的小,不过还是忍不住发出一声赞叹。如果从天空俯瞰,婆罗浮屠的结构是一个三维的曼陀罗,代表佛教万象森列、圆融有序的宇宙。实际看上去,更像一个外星人留下的神秘遗迹。婆罗浮屠的早期历史依然成谜。人们只知道它是由当时统治中爪哇的夏连特拉王朝,在公元750年至850年间的某个时候建造的。至于因何而建,哪里请来的工匠,费时多久,如今都已淹没在历史的迷雾中。 和其他寺庙不同,婆罗浮屠建在一座海拔265米的岩石山上,周围是干涸的湖床,婆罗浮屠的底部高出湖床15米。湖的存在一度是考古学家争论的热点。1931年,一位荷兰艺术家兼印度教学者提出,婆罗浮屠起初的构想是一朵漂浮在湖中的莲花。后来的一项地层学,沉积物和花粉样本的研究表明,婆罗浮屠附近确实有过湖泊,然而湖泊的面积时时不同。印尼最活跃的火山之一默拉皮就在婆罗浮屠附近,火山和河流塑造了婆罗浮屠周围的环境,也影响了湖泊的充盈和干涸。 婆罗浮屠由200万块石块建成。毫不夸张地说,几乎覆盖了整座小山。可以想见,建造这样的东西,要耗费多少人力和物力。然而离奇的是,在婆罗浮屠完工后不久,夏连特拉王朝就被他国攻破。夏连特拉王子逃往苏门答腊,入赘室利佛逝国,而夏连特拉的势力被逐出中爪哇。这意味着从建成之日起,婆罗浮屠就被荒废了。 我想象着这里荒草萋萋的景象。只有不远处的默拉皮火山注视着一切。它不时爆发,使婆罗浮屠的地基整体性下沉,最终埋在厚厚的火山灰中,又被四周疯长的热带丛林掩盖。 它被遗忘了近十个世纪,也没有任何爪哇文献记录过它的存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本是一个古代帝国“永不陷落”的标志,但却被证明徒劳无功——一如历史所一再证明的。 直到1815年,英国人托马斯·斯坦福·来福士爵士(来福士广场就是以他命名的,他也是第一本爪哇历史的作者)才重新发现这座沉睡千年的佛塔。之后,荷兰人开始对婆罗浮屠进行修复,但发现支撑建筑的山体早已浸水,巨大的石块群也已陷落。荷兰人离开后,婆罗浮屠的修复暂告停滞,刚刚获得独立的印尼人正忙着建设国家,无暇顾及这片早就被祖先遗弃的土地。到了1973年,政府仍然无力修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支付了2500万美元,耗时10年时间,才最终将婆罗浮屠修复完成。 引自 5 死在爪哇也不错 (印度尼西亚)
108人阅读
Liekkas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4 开往蒲甘的慢船(缅甸) p97
8世纪时,卑谬曾是骠国的首都,主宰缅甸近千年,强大到不可一世。如今,曾经的王城位于卑谬城...
-
4 开往蒲甘的慢船 (缅甸)p106
佛教深深影响着缅甸,而这与蒲甘王朝长期力推佛教不无关系。1044年,阿奴律陀王定都蒲甘,从...
-
5 死在爪哇也不错 (印度尼西亚)p129
-
6 白色大象 (老挝)p161
与东南亚众多旅游目的地相比,琅勃拉邦有一种世外桃源之感。它不追求高与大,对现代性也没那...
-
7 菲律宾跳岛记 (菲律宾)p193
仅仅三四十年前,长滩岛还没有电力供应。当时只有少量的阿提人定居在岛上,靠捕鱼、种植木薯...
> 查看全部21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