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物关系原理】:每一个卡司成员会互相描画出其他每一个卡司成员的特性和真相。P385
一个人物的核心自我≠命运的唯一决定因素 各种本能→一套欲望;各种物理/社会/个人→其他欲望
∵人互相影响 ∴卡司设计要围绕互联/互拆关系进行
卡司→各种特性+维度创造各种对应物→区分每个不同人物
各种人物互动→对照+矛盾→相互揭示+澄清;激发彼此的行动+反应→揭示各自维度中的±价值负荷
焦点在人物间转换→互相帮助/妨害;想要/拒斥何物;会/否做何事;自我是谁;揭露他人的特性+动态(当不兼容之欲望→冲突→人物间的连接断裂→关系转化)
不能因为一个人物在你的想象中出现,就意味着她能在你的卡司中挣得一席之地。每一个角色都必须在一个能够强化故事讲述的创作策略中发挥作用。 引自 第十七章 卡司设计 P387
所有卡司间的异同→紧张关系;对立的方式需复杂多样
《奴隶游戏》P410
性和权力实际上都与死亡有关——只不过是两种方式而已:要么通过繁殖自己而战胜死亡,要么通过战胜敌人而控制死亡。 引自 第十七章 卡司设计 施虐/受虐路径轨迹:恐惧/畏惧→①拥有权力→快感→施虐狂:通过向死神篡夺权力而使死亡畏惧以他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②毫无权利→寻求庇佑→受虐狂:感受到一种临时释放畏惧,即痛苦的快感慰藉
《绝命毒师》P419
两种兴趣模式→观众①(显意识)好奇 ②(潜意识)关切 (第十六章 人物功能 3.驱动悬念P361)
①:心智需求→回答问题,了解人物生活方式+理由
②:情感需求→体验价值的正负荷
*若观众无法认同卡司中的至少一个主要人物,无论①/②,都无法锁定兴趣
*故事最大的磁力、能够在最长时间跨度内攫取观众最深兴趣:主要人物的心理深度→特性+公开/核心自我之矛盾+变化弧光→在道德/心智/人性(第十四章 六个性格情节P328)变化中完成自我
*人物揭示+进化→锁定观众 重复+僵化→杀死吸引力
一旦主人公没有剩下任何可以揭示的东西,一旦他再也不能发生任何改变,一旦他已经被抽空,他的心力被耗尽,他的行为就会变得可以预料而且单调乏味。这样的话,观众便会敬而远之。 引自 第十七章 卡司设计 【卡司设计】P427-429:第三圈角色(很少有细节描写)→不会做出独立决定,与突出人物互动+执行/协助/抵抗任务
第二圈角色→并不复杂、内在本性无矛盾,但其行动偶尔将故事线送到新方向
第一圈角色→常会变成其次情节的主人公,有权力+机会决定并采取重大行动去影响中心情节+其他故事线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