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
专业化了的企业与其他企业携手,谋求共同利益的方法有二:即利用同行业组织和称之为“某某集团”的企业集团组织。在同行业组织里面,有仅是大企业组成的组织和代表该行业全体企业的组织。企业集团是由各行业内各出一家企业组织起来的。企业集团组织的传统悠久,它来源于三井、三菱、住友等战前的财阀。现在,除三井、三菱、住友外,还有以非财阀系统的银行为中心的芙蓉(富士银行系统)、三和银行和第一劝业银行等非财阀系统的集团。 除了这两类组织之外,还有把经济界的所有企业都统在一起的大机构。这就是日经联(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经团联(经济团体联合会)和商工会议所。日经联和另外八个地方的经济团体处理大企业的劳资间的问题;经团联对付大企业面临的所有问题;商工会议所负责日本所有企业的登记工作,特别代表中小企业的利益。 当美国要求日本限制出口时,由同业公会同通产省合作决定减少出口的配额。可笑的是美国禁止这种做法,因为同业公会进行自我限制是不符合反托拉斯法的。同样,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因景气过热有使生产能力过剩的危险,同业公会便与通产省下属部门合作,制订了抑制扩大生产能力的适当的方案。钢铁行业为防止涨价风波及钢铁价格上扬,也积极对经团联和政府施加压力,阻止电力和燃料涨价,要求国家确保能源来源。受钢铁涨价影响的汽车制造行业也同样对政府和经团联施加压力,以增强国际竞争能力。有时,同业公会独自制订计划,直接进行领导。如银行界引进了计算机系统后,就可在属于银行协会的任何银行里存取钱款。 通产省的官僚想的是应使企业增强竞争能力,他们认为,为防止经济在短期内激烈变动和萧条,不得不要求企业间进行合作,或限制某企业部门中的倾轧。他们坚信,用包括制裁在内的行政指导的办法,能够防止垄断的危险。而国民方面似乎也认为,为避免临时解雇和失业,企业之间不得不在同业公会内部互相合作。另外,官僚和国民也都认为要谋求经济的稳定和遵守环境基准、安全基准,同业公会内部的互相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引自 第五章 政治:综合利益与公平分配/77 在企业集团内,处于领导地位的是银行和综合商社,因为这两个部门同本集团内的任何一个企业都有密切的关系。企业集团内的各个企业都对电子计算机、石油化学、原子能之类的新领域的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援助,积极地促其发展,加强它们同本集团的关系。另一方面,有传统、本身又有充足资金的企业,脱离集团而独立的倾向很强。在企业集团内部,还有职工从经营不佳的企业调配到经营良好的企业的现象。 企业集团有时在国外进行大规模的计划工程,如新加坡的住友计划、伊朗的三井计划、沙特阿拉伯的三菱计划等。在这个时候,企业集团内的各个企业都要拿出一部分政治捐款,以便要求政治家协助,使政府批准这项计划。这种规模宏大的计划,往往单凭一个企业集团的力量是做不了的,所以,政府官僚们认为形势对日本企业有利时,就会在制订计划阶段,援助这个企业集团,以使它能在同外国企业的竞争中取胜。有时政府通过日本输出入银行提供低息贷款,协助它投付保险以减少风险负担等,使该企业集团在实行其计划时,在资金方面取得更有利的条件。这种计划,工程浩大,需要协同一致的努力,所以在实行时,由企业间关系已经很深的企业集团来做,比起平时互不相干的企业临时合作,效果要好得多。 引自 第五章 政治:综合利益与公平分配/77
49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通产省
对经济发展起带头作用的是通产省。通产省非常热心地关照产业界,甚至有“褓姆”的别称。具体...
-
美国和日本对待私企
从十九世纪后半叶起,美国的官僚制度发展起来。这是因为事实表明,一切都任其自由竞争未必符...
-
企业集团
-
公平分配 - 大公司与小公司
综观日本现代化的过程,可以说政府有明显的优待大企业的倾向,但是,对中小企业,也根据公平...
-
混乱的威胁,可能大于盲从
多数老谋深算的领导人认为最大的威胁是凝聚力涣散。比如,从一九六八年持续到一九六九年,大...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