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威胁,可能大于盲从
多数老谋深算的领导人认为最大的威胁是凝聚力涣散。比如,从一九六八年持续到一九六九年,大学闹学潮的那段时期,大学的教授会无法与新左翼进行谈判。因为新左翼作为一个集团并未真正组织起来,成员既不固定,看法也四分五裂,因此不管新左翼的代表们会怎样同意和教授达成妥协方案,却不能保证其余的成员遵守它。对于现在的消费者运动与居民运动,也同样可以这么说。这些运动作为集团来说,组织力量非常薄弱,从而也就缺乏政治力量。他们虽然反对某一建设计划,或阻挠当局某一机构的行动,但是缺乏持久性,也没有足够的力量使谈判达成协议。而没有组织起来的集团,想要取得那样的一致意见,却是十分困难的。 日本民主主义的特征在于:各集团对其成员具有充分的权限,保持团结,并使其成员懂得以取得一致为光荣。因为整体的利益也好,局部的公平分配也好,都是立足于集团的团结之上的。但是,现在令人担心的是,迁入城市、不能定居、过的是公寓生活,这一切成为普遍现象,集团组织正在逐步减弱。物质丰富,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年轻人中间,有些人骑着摩托车或开了汽车到处游逛,很少考虑自己的前途。另外也由于外来的影响,产生了新的年轻人文化,所谓“现代儿”。这些年轻的一代,不喜欢依赖集团的生活方式。许多有识之士,大多认为这是今天日本的民主主义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日本的政治土壤,在容许那些对现有集团的做法感到不满的人们另行组织集团方面,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同时,这些市民运动的多数领袖,正在竭力加深与现有集团的交流。但是,这些新产生的集团,如果想要进行更富于成果的活动,那么他们在坚持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必须努力与其他集团进行协调,此外还应整顿好自己的组织。 引自 第五章 政治:综合利益与公平分配/77 不只限于日本,对于所有的国家都可这样说,那就是在现代这样复杂的社会当中,比起法西斯这类极权化的危险来,由于权力趋于分散造成社会混乱的危险性要大得多。在这种世界形势当中,从很久以前一直重视集团与集团之间合作的日本,可以说是仍处于有利的地位。这样,日本在维护团结方面取得的成功,并非由于明确的意识形态的力量,毋宁说,它是由于集团的全体成员都具有这样一种心理:为了维护团结,从各自的立场出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换言之,正如哈佛大学商业院的乔治·洛奇教授所说的那样,它多半是由于重视共同体的作用的缘故。政界、财界的领导人蛮懂得对于这些新产生的团体,归根到底必须分配给它们以适当的份额。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地采纳这些新的想法,衷心地希望将这些富于才能的青年的活力转用于建设性的事业方面,在采纳这些新的思想以改变自己的做法方面,他们是毫不犹豫的。 这样,一方面增添了富有活力的、新的集团,要求许许多多的人参加政治;另一方面,领导人正在细心地致力于防止由于组织过于庞大而造成凝聚力涣散,各行其是。在集团内部,对于进行合作的、取得了成绩的人们的酬劳,很富于灵活性。纵令当时的酬劳不是金钱或地位这类物质的东西,而只是一些表扬或名誉性的,但它总会被人们记住,从长远观点看,这种酬劳不断累积起来,还会与物质利益联系起来的;相反,如果采取与集团的期待相反的行动,那么集团的成员充分懂得这会给他们留下长期的污点。同时他们也充分懂得如果没有集团的后盾,只是个人向政治家或官僚提出要求,是不会发生任何效果的;公平的分配也只能通过集团才能取得。由于这些原因,人们总希望留在集团之中,总希望与其他成员保持良好关系。总而言之,混乱的威胁,可能大于盲从;但从西方的标准来看,混乱还不是迫在眉睫。 引自 第五章 政治:综合利益与公平分配/77
43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企业集团
专业化了的企业与其他企业携手,谋求共同利益的方法有二:即利用同行业组织和称之为“某某集...
-
公平分配 - 大公司与小公司
综观日本现代化的过程,可以说政府有明显的优待大企业的倾向,但是,对中小企业,也根据公平...
-
混乱的威胁,可能大于盲从
-
论资排辈
日本式的企业经营方法产生于要求高水平技术的重工业工厂。正如萨塞克斯大学的罗纳德·多尔教...
-
日本教材
和欧美各国一样,在日本,教科书的出版是由私营企业承担的,但是国家对教科书规定了审批制度...
> 查看全部9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