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治疗态度
以耐心体现尊重。
不带评判的好奇心。
在共情性回应和客观觉察两种能力之间灵活切换,避免过度沉入,而失去使用治疗工具的能力和外部观察视角。
那些在童年时期经历过虐待或忽视的病人,在其过往时光中经常感觉到自己不被尊重。他们的愿望没人理会,情感被人忽视,行为受到控制。他们能’幸存’到今天,依靠的是建构一个虚假的自我或与自我体验剥离。这两种方式会不可避免地在治疗过程中再次上演。抱着尊重的态度,能让治疗师更仔细地倾听病人,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知道怎样做会给病人最好的帮助。那种想让病人变得更好的迫切念头,往往出于治疗师个人的反移情心理。更为重要的是,尊重能给治疗师一个喘息的空间去感知当下的情景是幻想还是再现,这有助于下一步工作焦点的确定。
秉持尊重的态度,意味着治疗师不能想着去校正病人。尊重是一种信念的体现,即通过理解,相信最深沉的疗愈来自病人自身。我们帮助病人发现那些被隐藏起来的愿望、恐惧,帮助他们面对那些发生在儿童时期,阻碍他们掌控自己人生的可怕经历;帮助他们理解自身选择的复杂性。与之相反的做法是:通过给建议的方式告诉病人应该做什么。这种做法让病人持续性地把自己当作儿童而非成年人,进而被刺激再现其儿童时期的应对策略。这种做法扰乱了病人学习用内在自我指引自己人生的过程,也违背了尊重的原则。
37人阅读
信走天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十八章 采取有效行动/201
我们的旅程到此结束了。 我们借助心理动力治疗的工具———态度、技巧、关系模式———探素了...
-
第一章 治疗态度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