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聞道 吾道一以貫之 君子喻於義 見賢思齊焉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早上听到了道理,晚上死去也是可以的。
早上知道的真理,即使在晚上就死去了也是值得的。
对于孔子来说,真理大于生死。
博大的胸襟。
———————————————————————————————————————————
子曰:"參乎[1]!吾道一以貫之[2]。"曾子曰:"唯[3]!"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4]。" 引自 1、文选:论语 一以貫之,指用一個道理把一切事物之理貫串起來。以,介詞,有"用"或"拿"的意思。"一"是"以"的賓語,提到前面去了。 引自 1、文选:论语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忠,如果扩大忠的对象,则解释为尽心竭力。
恕,书中所解:恕,就是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即将心比心。《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
孔子的思想总结起来就是忠恕,这是他自己所说。
总觉得孔子这个话说的有点交代后事的感觉,倒不是他自己的后事,而是他思想的后事。
———————————————————————————————————————————
子曰:"君子喻於義[1],小人喻於利。" 引自 1、文选:论语 书中解释:喻,明白,懂得。
顺序翻译,君子在义中明白道理,小人在利中明白道理。似不通。
通行翻译为: 君子懂得的是道义,小人懂得的是利益。
然而君子也并非不懂何为利,因其并没有那么做罢了;小人也并非不懂何为义,也只是没有那么做而已。
孔子的这句话表明,义利之间是矛盾的。
那么有没有能将其统一的点呢?
———————————————————————————————————————————
子曰:"見賢思齊焉[1],見不賢而內自省也[2]。" 引自 1、文选:论语 见贤思齐,好。见不贤,要从自己下手,反省自身。孔子可没有说“见不贤”而告诉“不贤”,让他“贤”起来。这是很耐人寻味的一点。
🌊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學而時習之 吾日三省吾身 君子食無求飽
《論語》是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集成的。書中輯錄了孔子的言行和一些孔子弟子的言行,是一部...
-
溫故而知新 學而不思則罔 知之為知之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从为学的角度分析,温习旧知识而得到了新知识。 从人生的...
-
朝聞道 吾道一以貫之 君子喻於義 見賢思齊焉
-
宰予晝寢 敏而好學 三思而後行 盍各言爾志
宰予晝寢[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3],糞土之牆,不可朽也[4]。于予與何誅[5]!"子曰:"始吾...
-
不遷怒,不貳過 賢哉回也 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哀公問[1]:"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2],不遷怒,不貳過[3]。不幸短命死矣...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