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不要只为孩子而活,要发展父母以外的角色
孩子终于考上大学了,父母本来是可以轻松一些了,但是,一生都围着孩子转的父母在这时候却迎来了一种极度的空虚感,这种空虚感让人感觉孤独和焦虑,成为了父母们的一种生活负担。
朱迪斯·洛克在《适度养育·培养独立且自信的孩子》里说,这是一种后父母阶段,指得是比空巢听起来更好听,更中性的一种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这种父母们不存在孩子们不赡养的问题,只存在跟孩子突然不能在一起,无所适从的问题。
如何减少父母在孩子在成年之后的远离痛苦?
朱迪斯·洛克在《适度养育·培养独立且自信的孩子》给出了五个建议:
第一:发展父母以外的角色。
这就是说,你不能把孩子一直当成你生活的中心,而是需要给自己重建生活重心,比如建立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找一份全职工作去工作,或者学习自己之前一直想要学习的技能,也可以开始健身计划,旅行计划等。
发展这些除了父母以为角色的生活圈子,会让自己重新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自己,也可以不成为孩子们的负担,让孩子安心工作,让自己身心健康,精神愉悦,愉快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时光。
第二:重建和维持自己的社交。
孩子因为上大学或者工作突然离开我们的生活,会让父母生活突然空荡,也会让之前建立起来的妈妈圈开始远离和解散。这时候我们要学会适时地转换场景,开始给自己规划人生,重新建立自己的社交圈。比如我们把生活中心转换到夫妻关系上,重新审视夫妻之间的关系,和伴侣一起做一些以前一直想做却从未实现的事情,像旅游就是一种增进夫妻感情的事情;也可以与周围的老朋友开始约会,三五好友,约在一起喝喝小酒,唱唱歌,读读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 :不要给孩子过度花钱,为保持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存一点钱。
对孩子的养育应该“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过度养育孩子并不会让孩子建立优秀的品质,所以,可以在一开始养育孩子的时候就“有所保留”,非必须不乱花钱给孩子,而用这些钱去过自己的晚年生活,这样不仅在经济上不给孩子增添负担,也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有了足够的保障。
第四:与孩子之间建立独立又平等的亲子关系。
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也不让孩子干涉自己的生活,需要相聚的时候就在一起相聚,比如约着吃饭。不需要相聚的时候也可以保持独立的空间,各自精彩自由。
只有与孩子之间建立了 这种独立又平等的亲子关系,才能让父母与孩子都过得轻松愉快。
第五:学会放手
不要只为养育孩子而活,发展养育孩子之外的生活,就是学会放手。处在养育角色里,我们是合格而优秀的父母,一旦脱离这种角色,我们也会活得更为精彩。
和孩子彼此为各自的人生喝彩,而不是成为孩子的累赘,这样一种平衡的关系,才是最好的亲子关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