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儒道两家作为中国思想的两大主流,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
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3世纪,它们还不过是百家争鸣中的两家。
后来的历史学家对百家试行分类。第一个试行分类的是司马谈—司马迁的父亲。其将百家分为六大类:
一:阴阳家,提出以阴阳为两大主要原则的宇宙形成论。
二:儒家,不限于孔子学派,都是传授古代典籍的教师。
三:墨家,
四:名家,兴趣在于“名”“实”之辩。
五:法家,主张好政府必须建立在成立法典的基础上。
六:道家,将其形上学和社会哲学围绕“无”集中起来,“无”即是“道”,“道”解释为内在于任何个体竞争之中的力。
第二个历史学家是刘歆,其分为十类,在以上六类基础上又多了四类:
一:纵横家
二:杂家
三:农家
四:小说家
其主要贡献在于:试图系统地追溯各家历史的起源。
其提出的理论的要义,是主张:在周朝前期的社会制度解体之前,官与师不分。即任何一门学术都没有人以私人身份讲授。只有官吏以某一政府部门成员的身份才能够讲授这门学术。
在周朝后期,随着周朝王室丧失权力,政府各部门官吏丧失职位流落各地,官师分离,继而产生各种学派。
27人阅读
大马哈鱼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中国哲学的精神
【哲学与宗教】 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毫不亚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的地位。 作者将哲学定义...
-
第二章 中国哲学的背景
【地理与经济背景】 中华民族特定的地理背景、经济背景构成了中国哲学的特色。 从地理背景来...
-
第三章 各家的起源
-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老师
【孔子的基本背景】 聊到孔子我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儒家,联想到其桃李天下,联想到他周游列国却...
-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
【墨家的社会背景】 如果说孔子是古代文化的辩护者,辩护它是合理的;墨子则是它的批判者。 ...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