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本序 韩水法
一、文化科学的界定
自然科学所做的工作仅仅是依照自然规律把一些观察到的事物与另外一些事物联系起来,并对它们做出解释(erklaren)。与此相反,人类生活是有意义的,这种有意义的人类生活构成了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历史学和其他精神科学的基础。那么,何谓意义呢?狄尔泰说道,人类生活具有一种时间的结构,而所谓的时间,并非钟表所标志的时间,而是指人类生活的每一刻承负着对于过去的觉醒和对于未来的参与√这样的时间结构组成了包括感觉经验、思想、情感、记忆和欲望的人类生活的内在结构,所有这些便形成了生活的意义。同时,人们是可以彼此交往的,因为一个人的经验能够唤起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引起自己的行动,也能够唤起他人的思想和情感,导致他人的行动。这样,个人的生活样式便衍生开来成为社会的生活样式,而人类历史生活就是这种相互作用的连续过程。因此,当人们认识社会生活和历史时,不是像认识自然界一样,把它们当作外部的东西,而是当作内在的东西。人们凭借神入(Einfuhlen)他人的内在状态而理解人类生活。因此,如果说意义是狄尔泰精神科学的前提的话,那么理解便是把握具有如此意义的人类生活和历史的基本手段。
为人所承认的价值划分了文化现象和自然现象。
二、文化价值及价值解释
因价值关联而有意义的文化事件总是个别的现象,这不仅指它是一次性发生的事件,因而具有独一无二的性质,而且还意谓它始终与特定的价值观念相关联而产生特殊的意义。这种双重的个别性决定了如下一点:人们无法用自然科学的认识方法即建立精确的自然规律的方法来达到文化科学的认识目的。为此他批判了自然主义一类的观点:“人们一再认为,文化科学中决定性的标志可能也在于某些因果联接合乎规律的“重复”。只要找到这种重复的公式,就可包罗无遗一览无余地解释历史和一切文化事件。在社会科学领域,人们或者试图仿效自然科学的方式建立某种可以从数量上来把握的合乎规则性,或者依照规律的设想通过历史归纳法从历史中寻找某些本质的东西,从而可以把其他事件都化简为这类基本的因素。韦伯承认,这样建立起来的规律的确能够发挥某种类似词典的作用,但也仅此而已。社会科学兴趣的出发点是围绕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现实的,亦即个别的形态。社会文化生活的实在无论何时都不能从那些规律和因素中推演出来,凭借这些规律也无法使我们达到对于社会文化个体的认识。
在反对自然科学沙文主义和维护社会科学方法特殊性的同时,韦伯也坚持认为文化科学是一门客观的经验科学。韦伯并不否认文化事件中的“精神参与”,但反对因此而否定文化科学的经验客观性。他指出:“对于历史学家的解释来说,‘个人’不是一个‘谜’,而是所有存在物之中唯一能够解释的‘可理解的存在’,人的行动和行为决不像一切个别事件本身那样,是高度无理性的。
在无法预测或使因果归源杂乱无绪的意义上一在合理的解释中止的地方尤其如此。相反,一般在合理的解释能够进行的范围,它已远远地超出了纯粹‘自在之物’的非理性”。因为人的自由行动是理性实现的行动,它通过为我们所知的最合适的手段即经验知识追求意识到的目标。尽管各种情感因素会损害人的自由,但并不因此而取消了我们对这些行动进行因果分析的可能性。
三、理解
韦伯认为,理解有两种样式,或者是合理的,即逻辑的或数学的,或者是神入的,即对于他们的情感关系的重新体验。
四、理想类型
五、价值无涉
作为经验科学的原则,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线
六、韦伯方法论的意义与问题
1、积极的多元论
2、客观性问题
3、韦伯方法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严重对立,反对将一切历史的因果简单地归因到经济因素上来)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