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惟有悯农心尚在
宋朝立国以来,实行文官政治,厚待百官,除了按品级给予优厚的薪俸,各州郡还由朝廷拨发公使钱,用于宴请、馈赠因公差或调迁而频繁路过的官员,由州郡长官自由支配。新法实行以后,公使钱被削减了很多。苏轼一向最喜宾客、最爱热闹,公使钱锐减,使他不能随心所欲地应酬来宾过客,因此牢骚满腹。他时而感叹:“公厨十日不冒烟,更望红裙踏筵舞。”(《寄刘孝叔》)时而抱怨:“我今号为二千石(即太守),岁酿百石何以醉宾客(因削减公使钱,当时规定州府每年酿酒不能超过百石)。”(《莫笑银杯小答乔太傅》)
如果苏轼依旧像当年签判凤翔时一样,对未来充满了乐观和自信,或许环境的变迁还不至于令他多么沮丧。可是现在,理想之光已经暗淡,他的心中充满了与时不谐、壮志难酬的郁闷,也充满了现实苦难的哀感:环顾所辖之郡,四野哀鸿,满目疮痍,数万百姓,饥寒交迫——他却无能为力;反观自身处境:
47人阅读
shuixingtianxi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神宗锐意求治,富国强兵,雷厉风行的王安石受命执政
在政权集中方面,则以“分化事权”、“互相牵制”为其主要手段。无论在朝廷,还是在地方,都...
-
苏轼与变法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了
或许是儒家积极用世与仁民爱物的精神在他身上表现得格外执着热烈?或许是他本来就比常人具有...
-
第四章 惟有悯农心尚在
-
第七章 三咏赤壁成绝唱
熙宁初年,变法刚刚开始的时候,神宗也曾想将各种力量都集中到自己的变法大旗之下,然而,政...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