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册第七章 政治画——丢勒《四使徒》 总结
本章以丢勒的《四使徒》为主要线索,讲述了“正义画”的传统、所在场域及其政治作用。
《四使徒》的传统可能来自丢勒于1520年游历的南部尼德兰地区。布鲁日市政大厅里挂着吉拉德·大卫1498年创作的《冈比西斯的审判》,鲁汶市政大厅里挂着迪里克·鲍茨1470—1475年创作的《奥托大帝的审判》,都表达了对审判公正的维护,起到了政治宣传的作用。
《四使徒》于1526年创作,被纽伦堡的市政厅购买后悬挂在会议室中,表达了对再洗礼派的反对和对正统新教派(路德教派)的支持。丢勒本人可能更偏向天主教,所以这幅画可以被看成是“正义画”。
随着政治状态和场域的变化,“政治画”的内容也会发生变化。14世纪时,锡耶纳采取的是共和制,安布罗焦·洛伦采蒂为锡耶纳市政厅里的“九人议事厅”创作了《仁政与暴政》,表达了当时政府所崇尚的政治理想。九人议事厅旁边的大讨论室里有另外两幅壁画,西莫内·马丁尼的《福利亚诺骑马像》,表达对这位佣兵队长的感激之情;以及他的《庄严的圣母》,画中圣母衣着奢华,怀中的耶稣手拿提醒人们珍爱义理的纸片,画中有众多圣人和天使。(作者显然在这里暗示,根据使用者不同,不同屋里的壁画有不同的作用。)
16世纪中叶,锡耶纳和佛罗伦萨公国决战失败,丧失自治权,佛罗伦萨成为政治中心。当地的领主宫在共和政权时代内部有一座“500人大厅”,是共和制的象征;在美第奇家族重新掌权后,宫殿改名为公爵宫,成为谒见君主的地方,天顶上加入了托斯卡纳公国首位君主科西莫一世的肖像。
张慕晖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西方绘画史》第一册第五章 结婚画——杨·凡·爱克《阿诺菲尼夫妇像》 内容概述
本章主要讲述了西方的结婚画传统。结婚是买卖绘画的有利时机。结婚画起源于14世纪末意大利中...
-
《西方绘画史》第一册第六章 肖像画中所绘何物——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蒙泰菲尔特罗公爵夫妇像》 总结
本章介绍了肖像画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下面按时间顺序列举一下本章讲到的画。 《裹着红头巾的...
-
第一册第七章 政治画——丢勒《四使徒》 总结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