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读者往往是孤独地面对文本的。在阅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已的智力。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读者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没有美感或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 引自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阅读过程能促进理性思维,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能够培养沃尔特·翁所说的“对于知识的分析管理能力”。阅读文字意味着要跟随一条思路,这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读者要能够发现谎言,明察作者笔头流露的迷惑,分清过于笼统的概括,找出滥用逻辑和常识的地方。同时,读者还要具有评判能力要对不同的观点进行对比,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为了做到这些,读者必须和文字保持一定距离,这是由文本自身不受情感影响的特征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好的读者不会因为发现了什么警句妙语而欣喜若狂或情不自禁地鼓掌——一个忙于分析的读者恐怕无暇顾及这些。 引自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习的法,一种表达的途径。所有成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到了19世纪末期,由于某些我急于解释的原因,“阐解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引自 第四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56人阅读
努力的Koi酱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章 媒介即认识论
我认为,任何一种媒介都有共鸣因为共鸣就是扩大的隐喻。不管一种媒介原来的语境是怎样的,它...
-
第3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马克思完全明白,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话语的一种结构,它排除或选择某些类型的内容,...
-
第4章 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
第5章 躲猫猫的世界
电报引入的这种公众对话形式有着鲜明的特征: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
-
第6章 娱乐业时代
我这里想要说的不是电视的娱乐性,而是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我们的电视...
> 查看全部1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