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
Azeril (明朝即長路 惜取此時心)
读过 这样养育,孩子才有自驱力
- 2023-03-14 15:18:20 浙江
Az.: 核心内容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大白话阐释 和如何在日常的教育中落脚。构建了一个成长框架 塞了不少西方心理学的成果 包括早先已被证伪的棉花糖实验... 整体比较缝合 却难言自成体系 好在写得还算明了 一鳞半爪也有所得
第一章 为什么孩子需要自驱力
德西和瑞安的自我决定理论
第二章 亲密感,让你和孩子足够亲密
四种不同的依恋类型
- 安全依恋 - 回避型的不安全依恋 - 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恋 - 混乱型的不安全依恋
美国语言学家 艾伯特·梅瑞宾「非语言情感交流」 梅瑞宾经过一系列研究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55% 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暗示的,比如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体态、眼神等,38% 的内容由声调表达,只有 7% 的内容是由语言说出来的。这意味着,如果你的神情和姿势是非常平静和舒缓的,就能很好地安抚你的孩子。
◈
依恋关系的研究对父母来说尤其有用,因为我们经常会把与自己父母的依恋方式用在孩子身上。父母面临的问题通常不是缺乏爱,而是不愿面对自己。我们往往会在潜意识中模仿父母的行为。当我们没有办法反思自己与父母的经历时,就会不自觉地被童年经历影响我们的育儿方式。
◈
1 妈妈/爸爸,您更关注孩子成长的哪些方面? 2 您为什么选择和我父亲/母亲在一起? 3 您觉得我在哪些方面像您?您如何看待这些相似之处? 4 在您那么多子女中,您最喜欢哪个孩子?(适合有多个孩子的家庭) 5 有没有什么您一直想告诉我,却从来没有告诉我的事情? 6 您觉得现在这一代人养育孩子和过去相比是更容易还是更困难? 7 面对您的父母,有没有什么事情是让您感到遗憾的? 8 我现在能为您做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 9 您觉得我哪些方面不像您?您如何看待这些不同之处? 10 在几十年的岁月里,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了?
◈
依恋关系的建立并不会因为父母一犯错误就夭折,自驱型养育的理念是要我们先愿意去接纳,才能有向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我们强调的接纳,包括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会犯错的自己、接纳矛盾的关系。唯有先学习接纳,才能帮助我们思考下一步怎么做。
◈
坏的行为是什么呢?是假装一切不愉快的事情都不存在。明知道自己行为不妥当也不愿意去面对,即便孩子感到委屈,父母也只会下意识认为“这点指责算什么”“这有什么好哭的”,甚至告诉孩子应该去克制恐惧或者悲伤的情绪,保持微笑才对。然而,这些行为往往会让孩子认为只有通过微笑或者隐藏悲伤的方式才能亲近家人。
第三章 学习力,让孩子发挥学习潜能
哈佛大学 心理学家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支持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和能力。如果以计算机来比喻人类的大脑,传统心理学对孩子智力的判断主要集中在良好(高智商)、一般(正常智商)或较差(低智商),但在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下,每个人都能拥有几台相对独立的计算机。一台计算机的优势并不能代表其他计算机的优势,劣势亦然,比如一个人可能在空间智能上水平很高,但这个人不一定在音乐智能或者人际智能方面也是高水平。
◈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特质也一样需要家庭提供“良好匹配”,反之,就是“不良匹配”。
◈
给孩子时间来思考和沉淀。
Google 「天才一小时」 为了鼓励创新,Google 设立「天才一小时」,允许员工以 20% 的工作时间做一些与工作无关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
我们需要去观察孩子从小到大对负面情绪的处理方式,特别是当孩子面对恐惧、焦虑、伤心和难过时,他习惯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四章 控制力,让孩子学会抵抗诱惑
围绕选择的开放式讨论是帮助孩子学习自我管理的好方法。当我们以更加抽象和独立的方式来思考问题时,孩子就可以激活冷认知系统,从而达到对自己行为的调整。
◈
借助孩子提出的需求,引导孩子换个视角看待问题,可以让孩子学会长远地解决问题。
◈
控制力的两个大敌是压力和不切实际的期望。
◈
斯坦福大学学者 朱莉·利思科特「过度养育式父母」
朱莉在研究里发现,过度养育的育儿风格包括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直升机父母,总是在孩子头顶上盘旋,随时等待俯冲而下介入孩子的生活。 第二种是割草机或者铲草机父母,永远都抢先一步替孩子排除万难、开辟道路。 第三种是泡泡纸父母,觉得自己的角色就是要保护孩子,避免让他们出现一丁点消极情绪。
◈
权威型父母跟过度养育式父母的区别在于,权威型父母愿意跟孩子一起承担后果,会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情感支持,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能做出及时的回应。
◈
要帮助孩子孵化控制力,也包括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多问孩子一些有选择性以及开放性的话题,比如“你喝牛奶还是喝水?”“你今天想穿什么衣服?”“你想怎么安排你的时间?”让孩子在生活中有大量做出选择的机会,这会让孩子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种掌控感。
◈
所有给孩子制订计划的机会都会帮助孩子分析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冷、热系统,做出合理的规划,让自己完成某个目标。
第五章 抗挫力,让孩子学会越挫越勇
应对消极自我批评的两种方法
往后退,看问题。无论孩子遇到了什么困难,父母要先引导孩子退后一步思考,远观目前发生的事情,帮助孩子以新的视角看待事物。 多问一句「如何改变呢」
第六章 成就感,让孩子学会掌控人生
“德西效应”。如果外在激励被用来刺激一个对这件事情产生兴趣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在动机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
对积分奖励制度进行简化,确定核心目标,并在采用这个方法的时候积极关注孩子参与的过程。
◈
如何使用外在奖励策略
1. 针对的是孩子内心接受的事情 2. 针对某类短期行为的调整 3. 提前设定好执行的时间周期 确定好规则和奖品 4. 奖励制度要有合理的退出机制 5. 几个注意点:习惯培养的目标设定不能过高 时间跨度不宜过长. 家长不宜给予过度的奖励. 对奖励制度的运用不能很高频 魔法也会失灵.
◈
积累内在动机的六条建议
1. 给孩子选择的时间和空间 2. 赞扬孩子时 着重过程 要多关注 ta 的努力而非天赋或结果 3. 鼓励思考和多维度的自我探索 4. 父母应当以身作则 5. 促成小朋友的伙伴关系 6. 记忆和定格高光时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