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属于熊彼得
译者序
晚上听维生素E podcast里有一段话,晚上回家翻看序言有这一句
熊彼特和凯恩斯100周年延辰之际,德鲁克在《福布斯》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现代预言家:是熊彼特还是凯恩斯?》的文章,指出“在某种方式上,凯恩斯和熊彼特重演了西方历史上最著名哲学家的对抗一才华横溢、精明机智、锋芒毕露的诡辩者巴门尼德,与动作迟缓、面貌丑陋,但却富有智慧的苏格拉底之间的柏拉图式的论辩。在两次大战期间,没人比凯恩斯更有才气,更精明,熊彼特则表现得平淡无奇- 但他有智慧。聪明赢得一时,而智慧天长地久。” 凯恩斯属于20世纪,而21世纪属于熊彼特! 引自 卷 经济发展理论 第一章
社会现实是人类行为的结果,而经济事实是经济行为的结果。据此,我们可以将经济学行为定义为人们以取得物品为目的所采取的行为" 引自 章 给定环境制约下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002 经济活动可以有任何的动机,甚至精神方面的,但是经济活动的意义在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我们从需求这一事实中得到的概念和命题非常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是效用的概念以及由它衍生出来的边际效用,或者用一个更现代化的词语-"选择系数"(指在不同个体在同一种环境下被淘汰掉的百分率) 引自 章 给定环境制约下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002 劳动与地租
如果我们沿着物品的层级关系上溯,就会发现我们的目的所在,即生严的最终55论证'。所有其他物品都“包含”其中至少一种要素,大部分物品两者都包括。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物品分解为“劳动和土地”,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所有的物品看作是劳动和土地所提供服务的组合体。但是,消费品却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类,因为它们具有直接被消费的特征。而其他的物品都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资料”,一方面它们只是“劳动和土地”这两种原始生产资料的体现,另方面它们又是“潜在的”消费品,或者是潜在消费品的一部分 引自 章 给定环境制约下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002 与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不同,生产物品的价值是“收益价值”,或者可以说是生产力价值。与消费品的边际效用相对应,后者便是边际生产效用,或者用一个常用的术语:边际生产率。劳动或者土地的单位价值的重要性是由它们的边际生产率决定的。 引自 章 给定环境制约下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002 货币的交换价值
因此,货币收入与真实收入之间的交换是一个关键点,也是经济过程中个人交换价值以及货币价格形成的地方。现在,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对每一个人来说,货币的交换价值取决于这个人用他的收入所能得到的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在一个时期,用商品表示的总有效需求就成为这个经济过程中可得到的收入单位的价值尺度。因此,在给定条件下,对每个人来说,他的货币存量都有一个确定的价值尺度和确切的边际效用。在经济系统里,这一货币存量的绝对数量是互不相关的。原则上,一个较小数额的存量可以和较大数额的存量提供相同的服务。 引自 章 给定环境制约下的经济生活的循环流转 002
12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