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第三章,第五节 吸引子、组织起源和价值
自耦合系统变量趋于稳态的过程称为“奇异吸引子”。 系统状态变量达到稳态,好像一个小球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洼地。 在干扰或涨落作用下,系统状态做随机变化,但一旦进入洼内,表示稳态结构形成,系统不再做随机变化,它会被吸引到洼底。 判定组织是否能自发产生需要知道势函数的形状。 普利高津力求寻找远离热力学平衡态的李雅普诺夫函数,终于发现在远离稳定态I(热力学平衡态)的地方可能形成代表组织状态的洼,这就是耗散结构。 在组织进化中,新的组织形态常常是旧组织瓦解后出现的,在旧有非线性系统瓦解前,自耦合系统可以出现巨大的随机波动,它也许正是使系统进入新组织结构的巨涨落。 可能性组合中稳定的状态来说明整体的存在。 一种普遍的确定的价值观也是一种确定的存在,它必须具有某种稳定性。 “以一报还一报”价值计算机,行动规则:一、不首先欺骗对方;二、如果对方欺骗了你,你一定报复(也搞一次欺骗);三、要宽恕,即报复过一次后,就重新采取和对方合作的态度,而不怀恨在心。 计算机比赛结果也许暗示了一个由自私自利个体组成的群体中合作行为的起源。 这是一种价值观形成模式的探索。 一个社会价值观和政治、经济结构是互相功能耦合的,那些实际能存在的普遍价值观一定是在社会维生结构中的稳态!
17人阅读
阿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三篇,第三章,第二节 自耦合分析
应该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因果性。 非线性的自耦合系统可以导致变量做类似于随机运动的变化。 非...
-
第三篇,第三章,第四节 存在的逻辑
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变万化但却更需要依靠自己洞察力的世界,我们必须建立对世界的整体观念和不...
-
第三篇,第三章,第五节 吸引子、组织起源和价值
-
第三篇,第三章,第六节 小结:活的组织
为什么有组织的系统的整体一定大于部分之和?为什么只要把组织肢解,作为整体的属性就会消失...
-
第三篇,第四章,第一节 从蝴蝶花纹和圆锥曲线的关系讲起
生长不仅意味着组织系统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内部子系统增多,关系日益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大...
> 查看全部4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