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书的每一页都是血痕斑斑
每死一个英国兵,就要死30个苏丹人,这不是单方面屠杀还能是什么?
殖民主义这面大旗真的是血痕斑斑……
更准确地说,是印度政府用自己的税收支付了印度的平时军队以及在海外服役部队的基本开支。 “一战”期间,130万英印军队被派往从法国到加利波利再到东非的海外,在击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让英国控制巴勒斯坦和伊拉克的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现在看来,大英帝国似乎有点像一场骗局。如此多的殖民地人口怎么会被如此少的英国人统治如此长的时间?必须承认的是,曾经有一些积极的力量在推动人们接受英国的殖民统治:例如白人殖民地的“英国属性”以及印度等地的庇护关系网络。但帝国的统治归根到底还是依靠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而这一点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大部分时候可以通过英国军事技术的优势来实现。皇家海军或许受到其他欧洲国家越来越强大的挑战,但它在19世纪中叶只需要几艘蒸汽动力的炮舰就能击溃中国的仙板,并让中国向欧洲贸易打开大门。英国陆军或许在俾斯麦的欧洲看来只是个笑话,但它足以应对帝国边缘地带的大多数威胁。在1898年的恩图曼战役中,霍拉肖·基奇纳将军(General Horatio Kitchener)的军队——青年温斯顿·丘吉尔也在其中——以损失区区368人的代价征服了苏丹。他的对手苏丹哈里发则损失了1.1万人:被3500枚炮弹和50万发子弹所屠戮。希莱尔·贝洛克(Hilaire Belloc)用简练的对句写道: 不论发生什么,我们有 马克沁机枪,他们没有。 引自 帝国、实力与辉煌 你们的辉煌,是通过强占弱国体现的;你们的实力,是通过枪杀手握冷兵器的士兵确认的。这么血腥黑暗的历史,你们亲爱的政治家们还念念不忘?
从早已作古的张伯伦、丘吉尔、撒切尔,到现在的里斯莫格,一个个声嘶力竭地喊着让英国“再次伟大”,怎么,以为你们那段“伟大的”日不落帝国史有多么光彩吗?
太可笑了。
就像作者戴维·雷诺兹说的一样,英国不过是“回到了符合它这种体量、人口和资源的地位”,“和财富一样,英国的权力在历史上的惊人之处是它的‘崛起’,而不是‘衰落’。”(p33) 掳掠来的钱花光了没叫你还,被单方面屠戮也没叫你赔偿,受害者不过是想要回被你强奸那么久的土地,你就跳脚跳到房顶,满以为自己委屈大发了,真是有够无耻的。
26人阅读
Cassandr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历史书的每一页都是血痕斑斑
-
您白人“老爷”是有多高贵😅
支撑武力优势的是种族威望的魔力——殖民地官员弗雷德里克·卢格德(Frederick Lugard)强调了...
-
耿直的作者
如果你十分笃定英国是什么或应该是什么,那么这本书可能不适合你。但如果你能面对生活在“将...
> 查看全部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