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可以简单分为两个流派,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
自由主义认为可以用理性,把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故也被称为理想主义。它们假设:(1) 国家是国际政治主要行为体;(2) 国家内部政治属性,使国家行为有所差异,比如民主体制的是好国家,好国家不会相互发生战争;(3) 经济账比权力更加有吸引力。
由此,发展出了(1)权力相互依赖和平论,国家间高度依存的经济关系使国家之间不可能发生战争。它们假设国家发动战争是为了财富,如果国际合作使众国共同富裕,则会放弃战争;(2) 民主和平论,民主国家不会发动战争;(3)国际制度和平论,国际制度的订立,增加了合作的前景,国家在某制度安排下利益为正,因此可以打消国家为私利发动战争的机会。
现实主义,其实底层逻辑来源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三十年战争把欧洲从神性变成人性治国,他们认为人是自私自利的,因此国定也是自私自利,会不断追逐权力,来保障自身安全。现实主义假设,国家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但是其行为是由外部环境所牵引,是国际体系结构塑造了它的外交政策。它认为,不论国内政治体制为何,没有好坏之分,都会按照权力这一标准行事。因此,国际社会偶有合作,但是根本上是冲突的。
现实主义代表人物是华尔兹、摩根索。摩根索认为多极世界更稳定,而华尔兹认为多极更加不稳定。本书作者米尔斯海默认为,一国来要打破均势,会采用讹诈和挑起(常规)战争,而大国想要遏制对手,则会建立均势,和推卸责任。
米尔斯海默认为现实主义主要分为,防御性现实主义、进攻性现实主义、人性现实主义。
人性现实主义代表是摩根索,认为国家受人性支配,而人生来有权力欲,所以国家对权力有内在欲望,因此对外总是采取进攻姿态,企图改变现况,控制他国。人性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是无政府状态,使均势政治不可避免。
防御性现实主义代表是华尔兹,认为是国际体系结构迫使大国关注均势,以在无政府状态下,争夺权力,以谋求生存。
作者也认为国际没有政府来保护国家 ,因此获得生存的必需品权力便变得至关重要。他假设大国总是企图打破现况,成为体系的霸权。
然而现实主义存在道德危机,没有号召力。美国人是道德捻,讨厌权力政治,但是在实操上,却是现实主义逻辑。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