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唐天神
创作期间,日本禅僧了庵桂悟(1425一1514)已至耄耋之年,仍作为外交使团的成员渡海前往中国。画像的主题,历史人物(菅原)道真,其时在日本的神衹信仰中已经变为一位备受大众欢迎、颇具力量的天神,被尊为将深层的灵性知识从大陆传至岛国的“盗火者”(尽管实际上他并未去过中国)。因此,用一幅以他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来纪念此次日本使团访明的旅行最恰当不过了。有几幅这样的画像留存了下来(图1),它们之间突出的相似性使人联想到作坊生产。45虽然据推测,图1.20极有可能来自一间经常为日本旅客定制肖像的中国画坊,作品上也附有中国作家方梅崖(否则人们或许不会知道其人)的题跋,它依然是一幅献给日本观众并在他们眼中意义深远的作品。这位天神的画像及其背后代表的系列关联和他那笔直而无所畏惧的凝视所唤起的感受,都不是中国观众追求的;事实上,没有一个中国人是这些画像的观众,它们在制作完成后就立即出口了。(p33) 引自 第一章:开端与终结
146人阅读
梅May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顾氏画谱(p9)
其中品质较高的书籍之一是1603年发行的《顾氏画谱》[图98]。它有106幅(黑白)大师的绘画作...
-
《艺术与错觉》(Art and Illusion)
恩斯特·贡布里希(E.H.Gombrich,1909~2001)让一幅普遍意义上的中国绘画成为他著名的“观...
-
渡唐天神
-
元绘画 镜子
巫鸿将屏风视为中国“元绘画”的核心元素(就像镜子在欧洲发挥的功能)。他认为,屏风正背两...
-
觀士人畫如閱天下馬
“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
> 查看全部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