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第30讲
生为中国人,一辈子要承受数不尽的苦恼、愤怒和无聊。但是,有几个因素使我不忍离开,甚至愿意下攀子还投生中国。 其中一个,就是唐诗。 这种说法可能得不到太多认同。不少朋友会说:“到了国外仍然可以读唐诗啊,而且,别的国家也有很多好诗!”因此,我必须对这件事情多说几句。我心中的唐诗,是一种整体存在。存在于“羌笛孤城”里,存在于“黄河白云”间,存在于“空山新雨”后,存在于“得阳秋 瑟”中。有时在异国他乡也能见到类似于“月落乌啼”、“独钓寒江”那样的情景,让我们产生联想,但是,那种依附于整体审美文化的 神秘诗境却不存在。这就像在远方发现一所很像自己老家的小屋, 或一位酷似自己祖母的老人,虽有一时的喜悦,但略加端详却深感 失落。失落了什么?失落了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失 落了使自己成为自己的那份真实。 我们的“自己”,由于有唐诗参加了组建,因此又能够一次次被唐诗即开。 引自 第030 讲 下辈子投生的理由 155
48人阅读
耿思妍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单元 第004讲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
第二单元 第30讲
-
第40讲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航胎换骨,也使隐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
第54讲
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文化史时,故意把顺序叛倒过来,从中国文稳亡的附刻开始讲起。我说,当时...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