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的敌人中,只有苏联在坦克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方面能与德国匹敌。1944年,苏联总共生产2。9万辆坦克,大部分是卓越的T-34坦克。这种坦克的大颜分技术归功于美国独立设计师沃尔特·克里斯蒂,在财政紧缩导致美军经费变得相当有限时,苏联从他手中买到设计蓝本。苏联人在克里斯蒂设计的底盘和悬架之外添加了全天候引擎、倾斜的装甲板和有威力的火炮,终于创造出搭配均衡的设计,实际上,1942年阿尔伯特·施佩尔接替弗里茨·托特博士担任德国军备部部长时,德军已在考虑批量复制这一设计,替换老化的马克V型坦克。最终,马克V豹式坦克(Mark V Panther)的生产避免了德国耻辱地承认技不如人。尽管新型坦克在库尔斯克遭遇失败一迟至1944年1月,希特勒称它是“爬行的亨克尔177”,影射一种令人失望的轰炸机一为发展马克V豹式坦克所做出的努力在诺曼底最终被证明是有意义的,在那里,党卫军装甲师的许多装甲营都配备了这种坦克。然而,甚至1944年,马克IV型坦克仍是装甲部队的骨干。马克V型坦克诞生于1939年前,在设计梯图上属于最后一个系列,设计梯图上每种新设计都比前一种更大。马克V型坦克特别容易改装,不断得到改进;最终,当它配备“长筒”75毫米火炮作为主要武器装备后,几乎堪与T-34抗衡。引自 二十一 坦克战:法莱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