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 红咖喱鸡:探索正宗的印度美食
看短评知道翻译问题多,但没想到的是它们第一段就猝不及防地扑面而来。心血来潮找了英文版对了一下。
位于里明顿温泉区巴斯街上的金巴巴餐馆的菜单上的品种有:咖喱虾、咖喱羊羔肉、库马、洋葱咖喱、豆蔬咖喱、马德拉斯和红咖喱巴蒂。每种菜式旁都配有椰菜薯仔、豆糊或豆汤以及发面饼。这份名录不禁令人浮想联翩:灯光昏暗的餐室,扑面而来的鲜红与金黄的壁纸,煎洋葱的芳香,用令人叹为观止的粉红和绿色谷物制成的肉饭,辅以盛在不锈钢小碗中的醋汁及用橘子和芒果制成的酸辣酱的炸圆面包片。 引自 Part 1 红咖喱鸡:探索正宗的印度美食 我能看到的翻译问题:
1、本章标题中的“chicken tikka masala”是否能简单粗暴翻译成“红咖喱鸡”?反正我觉得不够妥当;
2、这个菜单的翻译真的绝了(找来英文版和原文对上并把吐槽放括号里):
jalfrezi-咖喱虾(这个菜里可不一定只放虾,jalfrezi有油炸的意思),rogan josh-咖喱羊羔肉(也未必只是羊羔肉,羊肉山羊肉也可以),korma-库马(为什么到了这里就突然音译且标上译注了,是前面两位不配?),dopiaza-洋葱咖喱(不知道的人看到这译名还以为这菜只有洋葱呢,结果人家是酱里有洋葱,但菜里可以用羊羔肉、牛肉、鸡肉、虾、土豆等等),dhansak-豆蔬咖喱(写不动了借用wiki吧: Dhansak是用扁豆和蔬菜混合烹製羊肉或山羊肉製成的,懂了吗?),madras-马德拉斯 (我是看出来了,您这是隔两个词就用一个音译并加译注呗),vindaloo baltis- 红咖喱巴蒂 (把我整不会了,这里加了译注但只注了baltis,那vindaloo就是红咖喱呗?但感觉不太对,再次偷懒请来wiki: 溫達盧咖哩是一種起源於是前葡萄牙殖民地印度果阿邦的咖哩料理,這個字來自於葡萄牙文「Vinha De Alhos」,為酒或酒醋與蒜的意思。通常由豬肉製成,但也可以由任何種類的肉製成,包括牛肉,羊肉和雞肉。 )
3、Aloo gobi-椰菜薯仔?嗯?虽然是不太错但突然出现粤式菜名我并没觉得亲切,按普通话翻成土豆花椰菜不行吗?粤语地区以外能有多少人能适应薯仔这个说法?
4、最不能忍的翻译来了:Nan bread-发面饼,看到这里已是满头问号,我替所有吃馕地区的人谢谢你噢,馕已经是约定俗成的称呼了不需要自己发明新名字了吧?发面饼是个啥啊?
5、poppadoms-炸圆面包片,啊这这这。wiki :印度炸薄餅是一種口感鬆脆的麵餅,它的原料是黑豆粉製成的乾麵團,人們也可以用扁豆、鷹嘴豆、大米、木薯、小米或土豆來製成麵粉。之後這些麵團經過油炸或者被干火煮後便形成印度炸薄餅。食用印度炸薄餅時可以蘸上酸辣醬等調味料。
(最后还要说一句,虽然我多处引用wiki但wiki也并不是能100%相信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