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简化汉字不该仓促而行
汉字简化目的,是为了大众之便捷,其依据是中国文字落后繁难,西化(拼音化)是最终归宿。在未经充分论证的前提下,不顾专家反对,不听大众反响,一意孤行,以国家行政命令推行汉字简化。今时即便从善意看待,抱有了解之同情心,仍不得不发问:将便易的工具交给大众,难道就不考虑民众也有权利认识传承了几千年的繁体汉字和这些繁体字印刷的古籍吗?谁断定大众只需要简明的工具,不需要高深的思想、伟大的艺术呢? 汉字的仓促简化,使我们今天的基础教育十分被动。自有汉字以来,未曾遇此劫难。一九五六年之后在大陆受教育的人,一律被强制识读简化汉字,据残缺的符号接受“文化教育”,屈服于权力而不知未觉,这已成为我们最大的习俗,权力的光环终会磨损淡化,那些被简化得不合理、不恰当的残缺汉字,使我们看清自己的处境和来历。 引自 第四节简化汉字不该仓促而行
12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