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为得到怜爱与尊敬,AV女演员和高学历的头衔我都需要。
即使一个人享有各种能力和资源,只要执着于“被爱”、不愿放弃男人的认可,就无法从容地选择“爱”一个人,而是尴尬地想方设法隐瞒好不容易考进的东京大学的校名。尽管终点是那样遥远,但走向它的脚步正变得愈发统一,这令我颇受鼓舞。 引自 铃木:为得到怜爱与尊敬,AV女演员和高学历的头衔我都需要。 在某些话题上讨厌某个人,在另一些话题上又很赞成那个人的观点,这很正常,但最近常有人指着我说:“你以前明明跟他们对着干,怎么投敌叛变了!”“你在讨好女权!”“这次又跑去跟男人献媚了!”围绕女性主义积极讨论固然很好,奈何在社交平台上,屏蔽他人、跟自己人抱团是如此容易,所以我有时也会担心,一方若是给另一方打上“不是女性主义者”的标签并将其驱逐,女性主义这根细长的线就会被过度切割,人们逐渐只能接受在所有话题上达成一致的小团体,而这很有可能再次抬高女性主义的门槛,就像我们这代人十多岁时体验过 的状态。 眼下的局面与90年代围绕色情制品的讨论如出一辙,支持管制派和表达自由派都声称对方不是真正的女性主义者。而社交平台上,简单粗暴的主张能吸引更多的关注,所以我感觉支持审查制度的人似乎又占了上风。针对一张带有性别歧视色彩的图片、有种族主义倾向的仇恨言论或政客的失言,网友很容易可以发起签名运动,向公众呼吁:“你不觉得这让人很不舒服吗?让我们来抗议吧!”社交平台特别适合做这种事情,我也认为这样挺好的,但反过来说,社交平台可能就不适合探讨“审查有时候是不是做得太过火了”“会不会有一些表达被审查扼杀在了摇篮里”之类的议题。我担心大家要是注意不到这种失衡,那些我在高中便厌倦了的成见也许会在娱乐圈死灰复燃。 引自 铃木:希望那些想要享受“做女人”的人也能接触到女性主义。
3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