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页
优波尼沙陀②。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最初成道。观不净相。生大厌离。悟诸色性。以从不净白骨微尘。归于虚空。空色二无。成无学道。如来印我名尼沙陀。尘色既尽,妙色密圆。我从色相。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色因为上。 (译) (二)色。观察色相的修法:优波尼沙陀(译名色性空)起立自述说:“我也是最初看见佛成道的人。佛教我观察身体内外的不净相,生起极大的厌离心。悟到一切色相的性能,都从不清净而来。身体的色质,终由白骨化为微尘。最后终归于虚空。推穷其究竟,虚空与色相,两种都没有自性,因此得成无学果位的道业。(不净观是一种修持的方法。对于烦恼障很重,贪欲心很盛的人,修之较为适当。观的入手方法,是运用思惟去看,观察,观想的意义。不净观包括九种想:①胖胀想,②青淤想,③坏想,④血涂想,⑤脓烂想,⑥虫啖想,⑦分散想,⑧白骨想,⑨烧想。人身是个臭皮囊,由死亡而到坏灭,白然地都会现出这九种现象。臭皮囊先发胖胀,跟着就起青淤的颜色,开始一块一块地败坏。然后血化为脓,开始腐烂,生出蛆虫。皮肉毛血渐渐分散完了,只剩下白骨一具。渐渐久了,白骨也就随风化为飞尘。无论富贵贫贱,智愚贤不肖,男女老幼,美的丑的,到头来都是一样。所以修习这种方法,最容易生起离尘出俗的观念。同时也很容易解脱人我的执著,和身体生理的障碍。这种修法,最好先由禅坐去思量观察。他人与自己,都是一个臭皮囊包装着一身内外不洁净的东西。什么是美的与丑的,皮包骨头以内,都是肚肠屎尿,有什么值得贪恋可爱呢!渐渐观察清楚,构成了一个观念。就觉得此身不值得留恋,心境非常平静,妄想杂念渐渐冲淡,归于平静。到了这个程度,不净观即成就了。然后产生两种现象,但是有的人可能会有,有的人并不一定会有。第一种现象:举目观看人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是一具白骨骷髅架子。这种现象既已形成,就不必再继续做不净观或白骨观。只需要守住眉心中间一点白,制心一处,专精不乱。久而久之,就会发生第二种现象:并此一念亦自然而空,可以得入正定。由此精进不懈,逐步上进,即可以证果。)因此佛就印证认可,说我是得到了色性空的人。身体色质既已空尽,对于自性妙有功能,生起色质的作用,达到妙密圆通的果地。我从色相上证得阿罗汉的果位。佛现在要问我们修什么方法,才能圆满通达佛的果地。如我所实验得到的,从观想色相上起修,乃是最上乘的修法。” 引自第521页 今汝且观现前六根。为一为六。阿难。若言一者耳何不见。目何不闻。头奚不履。足美无语。若此六根决定成六。如我今会。与汝宣扬微妙法门。汝之六根。谁来领受。阿难言。我用耳闻。佛言。汝耳自闻。何关身口。口来问义。身起钦承。是故应知非一终六。非六终一。终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难当知。是根非一非六。由无始来颠倒沦替。故于圆湛一六义生。汝须陀洹。虽得六销③犹未亡一④。如太虚空参合群器⑤。由器形异。名之异空。除器观空。说空为一。彼太虚空。云何为汝成同不同。何况更名是一非一。则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复如是。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⑥。浮根四尘。流逸奔(外向也)色。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粘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⑦。浮根四尘。流逸奔声。由通塞等二种相发。于妙圆中粘湛发嗅。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①。浮根四尘。流逸奔香,由恬(音甜,静也)变等二种相参于妙圆中粘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②。浮根四尘。流逸奔味,由离合等二种相摩。于妙圆中粘湛发觉。觉精映触。抟(音团)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鼓颡③(音赏)。浮根四尘。流逸奔触。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粘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①。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引自第493页 (译) 如果除去了物质东西以外去看虚空,就说虚空是完整的一个。其实,太虚空,哪里可能随你去说成同的或是不同的呢?因此,当然更不能说虚空就是·个,或者不是··个了。所以你的那个能够了然明白六根根本的功能,也同是这样的道理。因为有光明与黑暗等两种相对的现状,在圆妙的自性中,胶着澄澄湛湛的灵明,发生能见的功能。能见的精灵与色相反映,生起变化,就凝结成生理机能。这个机能,就是眼睛。它具备地、水、火、风四大种性能的微妙成分,构成如葡萄形状的眼珠。四大种微妙性能生起放射飘浮的作用,追逐着外界的色相。又因为声音响动与安静,两种现象互相激发,在妙圆的自性中,胶着澄澄湛湛的灵明,发生能闻听的功能。闻听的精灵与声音动静的反映,含藏声波的作用,就凝结成生理机能。这个机能,就是耳朵。也具备有四大种性能的微妙成分,构成耳朵犹如卷曲的树叶形状。四大种微妙性能生起放射飘动的作用,追逐着外界动静的音声,生起本能的奔流作用。又因为畅通与闭塞等两种不同的现象互相激发,在妙圆的自性中,胶着澄澄湛湛的灵明,发生能嗅的功能。嗅觉的精灵与香臭等气味的反映,吸收香臭的放射作用,就凝结成生理的机能。这个机能,就是鼻子。也具备有四大种性的微妙成分,如一双垂爪似的鼻子形状。四大种微妙生起放射飘动的作用,追逐着外界香臭等气味而起本能的奔流作用。又因为淡味与各种变味的两种现象互相参合,在妙圆的自性中,胶着澄澄湛湛的灵明,发生能尝味的功能。能尝的精灵与各种变性滋味的反映,产生能尝滋味变化性的功能就凝结成生命的机能。这个机能,就是舌头。也具备有四大种性能的微妙成分,犹如偃月形状的舌头。四大种微妙性能生起放射变化的作用,追逐着滋味的变化性而起本能的奔流作用。又因为分离与接触两种相反的现象互相摩擦,在妙圆的自性中,胶着澄澄湛湛的灵明,发生能感觉接触的功能。能感觉的精灵与接触反映,生起变化,就凝结成生理感触神经的全部机能。这个机能,就是整个身体。也具备有四大种性能的微妙成分,犹如充满空气的皮囊形状。四大种微妙性能生起放射感受作用,追逐着外界的感触而起本能的运动作用。又因为生起和变灭两种现象互相连续不断,在妙圆的自性中,胶着澄澄湛湛的灵明,发生能知觉的功能。知觉的精灵与事物的法则反映,集揽累积事物的法则,就形成身心知觉的机能。这个机能,也具备有四大种性能的微妙成分,形成意识思想,犹如阴暗室内看影像的现状。四大种微妙性能生起放射思想作用,追逐着外界事物的法则。” 引自第500页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音茂,变也)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①。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②有千二百。阿难。汝复于中。克(能也)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缺也)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杨。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难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译) 众生世间与时空:“怎样名叫众生世间呢?所谓世,就是时间的迁流。所谓界,就是空间的方位。你应该知道,东西南北,加上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都是空间的界位。过去、现在、未来,就是时间的世相。空间的方位有十位。时间迁流的数目有三个。一切众生,始终受时空的交织,构成万有的各种现象。身中的变化,与时空世界的关系,互相牵涉干扰。空间方位,虽然设立十个。它的方位,各有确定的范围,看来是很明白的。但是平常只注意东南西北四方。因为上下不能有固定的位置,中间也没有固定的地方。空间只要取四个位数,就可以明白应用了。空间四位,同时间的三位,互相配合。三四四三,宛转相乘就得十二的数字。 (物理作用,只有六位。生理的六根,也只有六个。与时空世界相对,分做十二位。所以身心也只取十二根尘为基数。)这些数字用时间空间的三四数再重叠相乘,就可以得到十百千的无穷数目。因此总括始终,六根当中,各各有一千两百功德。你又当在这些作用中间,决定其本能的优劣。例如眼睛观看的本能,只可以看见前面,不能见到后方。前方完全明白,后方完全暗昧。视线旁观左右,也只能看到三分之一。综合眼睛所做的功德并不安全,只能算得三分的功能,一分却没有德业。所以当知眼睛只有八百功德。例如耳听声的本能,可以周遍一切处所。十方所发的声音,完全没有遗漏。声音一动,无论远近,都可以听得到。静止的时候,又没有边际可穷。所以当知,耳的功能,圆满了一千两百功德。例如鼻子嗅闻的本能,可以使出入的气息流通。虽然有出有入,但缺了中间的交互作用,实际鼻子的作用三分缺一。所以当知鼻子也只有八百功德。例如舌的本能,可以发出言语,宣扬表达所有世间或超越世间的智慧和理论。言语虽然有区域分别的不同,能说各种道理的功能,却无穷尽。所以当知,舌的功能,圆满了一千两百功德。譬如身体感觉知觉的本能,知道舒适与不舒适,不能有中性的知觉。离开了外物便知道离开的作用,接触外物就有身和物的作用。因此验证身体的本能,也是三分缺一。所以当知,身体的功能,只有八百功德。例如意识的本能,能够包含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各种事物思惟的法则。无论圣人与凡夫,没有哪样不被包容,而且都可以尽其边际。所以当知,意识的功能,圆满一千两百功德。” 引自第497页 这个自性本体功能就是这一切现象作用所表现。这一切现象作用却不是自性本体。这个道理,只有自己亲证方知。无奈在有欲与无明和烦恼中的世间众生,以及出离世间的声闻缘觉们,用有限的知识,来测度佛无上正觉的大道。用般世间的言语,想透人佛的所知所见呢?这譬如琴、瑟、箜篌、琵琶等乐器。虽然具备发生微妙声音的作用,如果没有妙手去弹,始终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你与一般众生,也同样如此。这个自性宝藏的本觉真心,各自圆满的。如果因得我指示,便风平浪静,性海心波都了然不起,心境便能稍发澄清的光明。你们只要暂起心念,便先自发生尘劳烦恼。这都是因为不努力勤求无上正觉的大道,贪爱小乘的果实,少有所得,便自满足。” 引自第483页 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①,所妄既立。明理不逾(音俞)②。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同业相缠。合离成化。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①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构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⑤。胎卵湿化。随其所应。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沈。以是因缘。众生相续。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能止。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是等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唯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引自第474页 (译) 佛说:“其次,身心照明妄动的不是别的东西,实际上就是自性本觉灵明发生的变态。变态妄动就形成有所为的作用。但是仍没有超过灵明自性的本体实际。因为这个因缘,所以一切含灵的众生们,听到的不外是声音。见到的不外是色相。而有色、声、香、味,触、法的物理现象,与眼、耳、鼻、舌、身、意相对相成,就形成六种妄动的本能。由本能分开为见、闻、觉(感觉)知的作用。业力相同的就互相缠缚。相对的结合,与相反的分离,就形成种种的变化。见性灵明遇见色相就发起作用。这个灵明的见性,看见色相就构成想念。所见不同,就互相憎恨。想念相同,就互为情爱。爱情交合,产生流质,就能做种。同时吸收想念,就成为胞胎。彼此互相交媾,吸引相同的业力,所以才有因缘的作用,生出胞胎的人类与动物。(胎生的人类与一部分动物的生长,必须具备四种因缘,以相同的业力感召为主因。①自性妄动业力所生的识心种性,是入胎的亲因缘。②交媾的精虫卵子是增上缘。③胎胞须待母体的种种营养生长,以及出生后的教育等等,是所缘缘。④由生命存在的善恶作为等,又产生增加新的善恶业力,生死死生,是等无间缘。)父母与自己识心种性的中阴身,三缘和合,才能生人。入胎初期名为羯罗蓝(译为凝滑,即精血初凝之意)。其他部分动物,也有胎生一如牛马狗羊等。也有卵生一一禽鸟类。湿生—微生虫类。化生—一昆虫类。各自随其业力的感应,互相吸引变化而后产生。卵生则想念的成分最多一如鸡孵卵等,多用精神想念而生。胎生则爱情的成分最重一如人们的感情作用。湿生则互相感觉的成分最多一如鱼介类眼目的相视,就可感应成孕。化生则须要分离变化的作用一如子孓蚊虫之类。无论爱情的生命,或变化作用的生命,都能互相变易,互相发生关系。所有生命的存在,都是受业力的支使,各自追逐着,飞潜浮沉在世间。由于这种因缘,所以众生世界相续不断地存在。因为想念爱情的力量,犹如胶结不能开解,所以相爱便不能分离。因为人类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这些都是以欲望贪心为业力的根本。贪心与爱的力量,互相共同滋长,贪心永远不能止息。所以世间一切卵化湿胎等生物,随力量的强弱,互相吞食,用以滋养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以杀戮贪心为业力的根本(弱肉强食,是自然业力所使然)。所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同样的十类众生(①胎,②卵,③湿,④化,⑤有色的,⑥有想的,⑦非有色一如空幻中的物体,⑧非有想一如细微的微生物,⑨又如空散销沉的无色类,10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类)。死死生生,互相啖食。都是由于与生命俱来的恶业所生,犹如轮回旋转。穷极于未来无尽的时际,始终不断。这些都以盗取与贪心为业的根本。(人身肉体生命的成分中,都借动植物矿物质等生存。但是动植物矿物质等,有时也需要人的物体,同时也具有人的一切。彼此互相滋养,这是一种现实世间的轮回。)于是在众生间,你欠了我的命,我再还你的债。因为有这种因缘的作用,经历百千劫的时间,经常都在生死流中旋转。人们与众生界,你爱我的心,我怜你的色。因为有这种作用,经百千劫的时间,经常都在情爱中缠绵。总之,都因为杀盗淫三种业力作为根本,所以世界上有业果相续的事实。这三种业力的作用,互相颠倒的继续,都是正觉灵明的自性本体中,所具有的明明了了了知性的变态。因为了知自性发生了变态,产生妄见的动能;这些山河大地一切万有的现象,次第循环变迁流动,都是因为这个虚妄动能的作用。所以终而复始,犹如连环不断。” 、 引自第475页 彼(所谓)无同(无)异.(之法者乃)真有(作有)为(之)法①。(实非无同异之觉性也)觉明空昧.相待成摇②.故有风轮③执持世界。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宝明生润.火光上蒸.故有水轮含十方界。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乾为洲滩(音但,水边平地也)3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常起.彼洲滩中江河常注。水势劣火.结为高山。是故山石.击则成谄融则成水。土势劣水.抽为草木.是故林薮(音叟,丛聚也)遇烧成土.因绞成水。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以是因缘.世界相续。 (译):所以就产生风轮性的大气层的本能,执持这个世界。因为虚空形成动摇的现状,由自性本体功能的光明,坚固凝结成立固体的物质,故有金属性能的物质宝藏成为大地中心。所以大地中心与地壳,有金轮性的固体保持国土。觉性空能凝结,既变成了固体的大地物质宝藏,又在虚空光明中动摇不息,因之产生风性的空气。风性空气与固体的地质互相摩擦,所以有火性的光热发生一切变化的本能。大地中心的物质宝藏,与光热相成产生润湿的本能。因此火性的光热上蒸,故形成水轮包围于十方世界中。火性光热上腾,水性润湿下降,交互发生作用,成立坚固性的物质世间。湿的成为大海,干的变为洲陆土地。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大海当中经常爆发火光。洲陆土地中间,又有江河流注。水势撞击的力大。火性的热力弱,地壳就渐渐凝成,结为高山。所当山石尽力打击时,就发出火焰。岩石融化了就成为水。土地的凝力大,水性的湿力弱,就生长草木。所以树林草木,烧掉就变成上质。尽力绞扭就成为水浆。这些物质种性的本能妄动,交互发生作用。能量递相变易,互为种因。以此因缘,物质世界便相续不断地存在。” 引自第469页
16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