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傻分不清的各类保险
消费型保险——纯保障
其实无论是什么保险产品,都有一个基础的属性,就是保障。这个保障就是保险最原始的业务,当意外发生时,被保险人可以获得赔付。基础的保险产品是只含有保障这一种功能的产品。比如车险,人们每年都要给自己的汽车投保车险,如果驾驶汽车时发生意外碰撞,保险公司会给予赔付;如果没有出险,保费也不再返还投保人。再比如意外险,如果一家公司给每位员工每年花200元购买20万元的航空意外险,当某位员工乘飞机不幸遭遇了事故,则员工家属会获赔20万元的赔偿。我们可以把保障型保险看作一种消费,保费是一次性支出,目的只是应对意外的发生,不含任何投资属性,保费成本也最低。所有其他保险产品都是基于保障这个基础属性再附加上其他的功能衍生出来的,有的附加了储蓄功能,有的附加了分红功能,还有的附加了投资功能。 引自 傻傻分不清的各类保险 储蓄型保险——保障+储蓄
这类保险产品在保障的基础上,附加了储蓄的功能。理解起来很简单,这类产品的保费除了能够在发生意外时提供基础保障,还具有类似银行存款的功能,在保险期满或条件达成时,可以支取保费并获得一定的利息。你也可以认为这种保险产品就是把钱存在银行且保险公司额外附送了保障型保险。举个例子,普通寿险就是典型的保障+储蓄产品。保障的期限可以是定期(例如到投保人70岁终止),也可以是终身(到投保人身故)。在期限期间,如果被保险人被诊断出重大疾病,则可获得赔偿。到达保险期限后,会返还本金和约定的利息。有人会问,这种类型的保险,出险要赔付,到期要支付本金和利息,那保险公司是不是不赚钱了呢?其实这种保险的利润大着呢,假设保险公司给你的利息是4%,保险公司把你的保费资金(也就是保险公司的负债)拿去进行资产管理(投资),实现了6%的收益,剩下的200个bps就是保险公司的利润了。而且保险精算师早已算好这些利润足够覆盖可能出险赔付的金额,附赠的保障型保险的成本早就被覆盖了。 引自 傻傻分不清的各类保险
54人阅读
Chandl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傻傻分不清的各类保险
-
资产托管制度
这个托管制度是什么呢?这个制度引入银行这类专业机构作为第三方,所有基金募集的资金,都要...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