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家有女初长成
《朕乃女子》是一本讲述武则天的传记,作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本书主要围绕武则天的爱民、爱国、爱才来阐述,比如爱民,在她执政时,推行的是富民政策,轻租税,减轻赋税,老百姓的负担一减轻,生产积极性就高。 武则天的爱国则体现在她执政时,国家最强盛,天下和谐,版图四城达到了唐代极致。至于她的爱才,则体现在她的有人原则上,武则天的用人原则是“不怕低贱,就怕无能”,她求贤若渴,曾派出十抚使到各道搜罗人才,不少“乡村教师”因之平步青云。 同时,她还创立了有名的“殿试”“武举”和“自荐”制度,尤其是“自荐”,无论是农夫还是工商业者,只要有能力,都可以自荐授官,同时她还是一位女权主义者,热衷于改善妇女的地位,以致唐代妇女拘束最少,快乐最多。 本书作者作者清秋子,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专事独立写作,以底层文学揭示都市“鼠族”生活真相而闻名,在人物传记的创伤上独树一炽,代表作有《百年心事——卢作孚传》、《国土——牟宜之传》、《我是北京地老鼠》、《我是老三届》、《明朝出了个张居正》、《魏忠贤:八千女鬼乱明朝》、《惊绝与苍凉——张爱玲传奇背后的真相》、“汉家天下”系列等。 武家有女初长成 武家是一个世代官宦世家,祖父武毕有一个很体面的官职,只隋朝的都丞,只可惜几个儿子没一个当官的,老大武士稜务农,老二武士逸在军中当个小兵,只有老三武士彟是做生意的。当时,晚年创业的隋文帝意志衰退,大兴土木,贪图享乐,武士彟瞅准了机会,结交了不少搞工程的官员,一来二去就把生意做大了。 富起来后武士彟娶了胡人之后相里氏,岳父又把他引荐到队里做了“队正”,后来他又慢慢攀上了李渊。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杨达之女,她自幼不习女红,专爱读习礼,平时也好煮酒论史什么的,可能是期望太高,又或者素质太好,她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配偶,直到李渊把她和武士彟撮合在一起的时候,她已经是45岁的超大龄剩女了,婚后一年多生下长女,也就是后来的韩国夫人,在武德七年武则天出生。 武士彟在贞观元年被外派到豫州,年底的时候又被派去利州,并且在利州一呆就是四年。在这期间他再次显示出了他的才干,武则天从小跟随父亲辗转星游,走了当时大半个唐朝,眼界也是最开阔的,另外她还从父母身上身到了不小的熏陶。 尤其是母亲这头更为关键,南北朝至唐朝,鲜卑的风俗影响到汉人,北方女子时兴抛头露面,主持门户。母亲杨氏就不是一个庸俗的女子,她的言传身教很快影响到了武则天,因此武则天也是礼、乐、骑、射全通,而且书法也好。 而从父亲那里,则给她带来的是政治熏陶,小时候她就喜欢听父亲讲晋阳起兵的故事。贞观3年,武士彟调回荆州,可惜他此时已经身患哮喘,且病况越来越重。直到贞观九年五月,太上皇李渊驾崩,武士彟悲伤过度,引起疾病加重,最终呕血致死。
雨汐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武家有女初长成
-
武则天废除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给了很多中下阶层进步的机会
武则天在辅政之初做了一件比太宗皇帝更为明智且胆略的事,就是废除了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
-
在用人方面,武则天的用人原则是:小人-酷吏-良臣
武则天这样用人曲线的变化,不是说她先糊涂后清醒,而是由当时的政治情况所决定的。 武则天毕...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