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11 吃喝也有文化
一个文艺工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演员的口味最好杂一点,从北京的豆汁到广东的龙虱都尝尝(有些吃的我也招架不了,比如贵州的鱼腥草);耳音要好一些,能多听懂几种方言,四川话、苏州话、扬州话(有些话我也一句不懂,比如温州话)。否则,是个损失。 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最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引自 吃喝也有文化 哈哈哈
34人阅读
河庄村邮递员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14页
昆明人管白斩鸡叫“凉鸡”。我们常常去吃,喝一点酒,因为是坐在一张长板凳上吃的,有一个同...
-
p226 昆明的雨 223
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着比丘尼...
-
p311 吃喝也有文化
-
p318 吃喝也有文化
“文化小说”的概念颇含糊。小说重视民族文化,并从生活的深层追寻某种民族文化的“根”,我...
-
p332 作家谈吃第一集 330
我们的作家大都还是寒士。鲥鱼卖到一斤百元以上,北京较大的甲鱼七十元二斤,作家,谁吃得起...
> 查看全部1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