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诞生自“轴心时代”
我们前面讲过当时印度的六派学说,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从这些印度最有代表性的学派来看,比佛陀时代稍微早一点点的、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无非就这几个问题:道德行为有没有果报?它纯粹是业,就是人的行为导致的吗?如果有业,也就是人类的行为的系缚,那么怎么能够断除这种牵绊,而使人的心灵自由呢? 这些又和轮回有关。轮回,这个词在《吠陀》里没有出现,而是在《奥义书》里逐渐形成的。正是在佛陀前后,大规模出现轮回这个概念,所以轮回这个概念的流行,也正好是在佛陀的时代。一旦有了轮回的概念,那么什么叫轮回?是谁在轮回?这样的问题就会进入大家的视野。业的概念,在佛陀之前就有。但业报,也就是人类的行为,要有果报,有后果,会反诸已身,这样的一个观念还没有形成。这是佛教后来逐渐形成的业的因果律。 这些问题都摆在佛教之前,摆在佛陀之前。当时有许多学说,比如偶然论,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偶然的;比如说宿命论,就是说人无可作为,都是命定的;还有自在神话论,也就是一切都是神创造的,跟人没什么关系。对这三种学说,佛教统统反对,认为这些都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和努力的结果。佛教创造了缘起说,这个当然就高明多了。 引自 7诞生自“轴心时代”
30人阅读
红泥小火炉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6对外道的批判
非常正确的,然而在佛教眼里却是邪门外道。这一派大家要注意,它和佛教、耆那教一样,都是强...
-
7诞生自“轴心时代”
什么叫“轴心时代”呢?“轴心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由德国的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
-
7诞生自“轴心时代”
-
7诞生自“轴心时代”
在当时出现了一种思潮,我们前面也提到过,就是和后来的佛教最有渊源的沙门思潮。沙门,现在...
-
8从印度经典里寻找历史的足迹
如果用一种学科来形容古印度文化的特点,大概只能是玄学和神学。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困...
> 查看全部4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