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性思维
柴也愚:用成长性思维辩证地看待人的缺点
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柴:高柴,字子羔,孔子学生,比孔子小30岁,公元前521年出生。
愚:旧注云:愚直之愚,指愚而耿直,不是傻的意思。
鲁:迟钝。
辟:音pì,偏,偏激,邪。
喭:音yàn,鲁莽,粗鲁,刚猛。
子糕被认为愚笨;曾子得到的评价是迟钝,学东西慢;子张的特点是偏激、易怒,容易跟别人闹矛盾,子路是莽撞、鲁莽。
老师指出学生性格上的缺点,带来了如下的问题:
一、会容易形成刻板印象。
二、会给学生带来心理暗示,学生被权威点评为“愚笨”,他就容易给自己做心理暗示,认定自己很笨。
如果换成成长性思维,就会知道人是可以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改变,变得更优秀。
作为老师,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不能因为学生一时的表现,就给学生下结论,某某是个差生,某某是优秀学生。这样太武断,也不太公平。
差生经过努力,也可能会变成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如果不坚持努力,有所松懈,也可能会变成差生。天下没有一层不变的事物,学生也一样。
老师,要允许班上有差生,也有优秀学生。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令你满意的。就像植物的花一样,每种植物的花期是不一样的。有的是春天开,有的要夏天才开,也有秋天和冬天开的,甚至有的要三五年才开一次花,我们都知道,植物是因为品种不同,花期自然不同。其实,我们人也一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周期。某个学生暂时成长得不太好,也许是因为他的成长周期要长一些吧。我们就不要太着急了,静待花开就好。
人无完人,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对待自己的缺点,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要接受自己的缺点,正视它的存在。然后,就是经过刻意练习,慢慢改变自己的一些缺点。就算有一些缺点改不掉,只要我们每天都进步一点点,也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