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张一兵浦口校区拉康讲座
弗洛伊德:我们99%都是来自外界。只有本能是我们自己的。但本能被意识压制在漆黑之中,即无意识,在梦境中才能遭遇,或者精神分裂时。拉康:人的精神建构中最重要的是……尼采:看不起有学问的人,虫人。
拉康:绝大部分人活着的一生,没有按他们真实存在的样态出现。人从生下来一开始,就没有出场/在场。即你从没真实存在过,你一出场就是欺骗。
人存在最重要的支撑点是Other
达利的支撑是他太太,小时候就所看与人不同,画圣母像他看到的是一个秤,要用欲望之眼看到。“人的天堂是妈妈的子宫。”
拉康:所谓正常人的一生,是不幸的一生。四个概念,四个悲剧:
悲剧1 两个镜像:自我的第一次指认:镜像(中的误认);身边人构成(行为规范的)反射体:面相之镜。
拉康:人的存在的过程,是心理自我的过程,是一个镜像过程。其中很少是我们自主的、能动的心理创造,我们是按照他人意愿活着的。
悲剧2 镜像阶段的伪自我
反对弗洛伊德(潜意识、无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首先否定本我的存在,本能的问题是动物的问题,不是人的问题;自我是虚假的,被制造出来的;
概念是存在之尸。源于黑格尔:概念的产生是真实存在的不在场。Eg写在黑板上的一个狗字,是真实的狗的替代物。被拉康引入,人和概念的接触是一个悲剧。
故事1:命名是一次暴力,我们和概念的第一次打交道。任何概念的出现都是对存在的一种剥夺(“狗”),就是对我们权力的剥夺。阿尔都塞,以战场上未返回的叔叔名字命名;达利以死去的哥哥命名。
源于尼采(提倡生命哲学,打着灯笼在街上找不到人,只看到人的断肢残骸),经过德里达、德勒兹、利奥塔等后现代大师,整个语言、知识系统被看作是建构伪主体的根据。
故事2:拉康:伪主体是被询唤和建构起来的。阿尔都塞:你每天被叫做XX/成功人士,是被询唤、建构起来的。拉康:一个自认为是国王的国王,和一个自认为是国王的疯子,同样是疯子。人的存在实际上是一个巨大之无,用语言建构主体就是用无来建构无。
齐泽克:当我们喝没有咖啡因的咖啡/可乐时,我们喝的是什么?是无,是nothing,是一个符号。在现代消费过程中,这个无无时不在——我们真的存在吗?
故事3:魔鬼大他者。
悲剧3 他者欲望的欲望。我们的无意识真的是我们本真的存在吗?(反弗洛伊德)
拉康:NO 欲望、无意识恰恰是大他者建构起来的。大他者每天在控制我们,让我们称之为我们自己想要的东西,想要到以至于我们不会告诉别人。
悲剧4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真实:在制造伪善(成功人士/爱人)失败的一刻,真实就出现了。我们只能有条件地存在
拉康的故事是让我们知道,存在当中有太多的面具性,但是,很多面具我们不得不戴。否则我们将成为疯子。(拉康:所有正常的人都是不知道自己是疯子的疯子。)但可避免不必要的面具性。
(1950年后拉康每年举办一次一次研讨会)狄美尔参加完后感想:真是恐怖,一个超凡脱俗的君子,一下子像鲤鱼一样一言不发了。那个充满诱惑的人,把你洗劫一空,使你一文不名。这不再是理论上的,我被宰得鲜血淋漓。
巴特:自指着面具而前行。
QA:拉康认为存在真实,仅仅是一种可能性。(齐泽克:描述共产主义的意义,在于太美好了,是一种真实,也因此在现实中永远不可能实现。)删除乡愁,我们无家可归,就是最大的真实。
后续:野蛮人是文明人的镜像反射/他者,女人是男人的他者。即在镜像中建构自己的文明景象(Said东方)拉康:女人不存在。性关系不存在。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