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玩笑》线上共读会
查看话题 >Day 19:读至第398页
今天这篇主要是“精神病夫人”乔艾尔在波士顿匿名戒酒会的分享——她之所以成为一天八包的瘾君子的真相——她悲惨的儿时养女经历:养母一直在病态地把自己残疾瘫痪的植物人女儿当正常人养,而养父却一直背着妻子在性侵完全无法反抗的女儿,而她害怕成为下一个受害者而一直在帮他掩盖,直到16岁的某个夜晚她终于无法忍受这个畸形的家庭而出走当了脱衣舞娘,为了遗忘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但是听完她的分享,其他人的反应却很奇怪:
虽然整段自述都还算真诚平静,在所有匿名戒酒会故事清晰度的打分当中至少能有个B+水平,但当她陈述着自已的病因真相时,下面的人都在转移视线,抓紧脑袋,身体很不自然地在紧张的同情中动来动去,因为故事里都有种“看啊我真可怜”的隐含邀请,这种自我怜悯(虽然盖特利知道白旗里有很多人自己的童年经历会让这女孩的童年看起来就像游乐场的一天),比起一系列的解释没有那么冒犯,那种总在归罪外界“原因”的方法,用上瘾者的思维方式,很快变为“借口”,因此任何归因是波士顿匿名戒酒会最为害怕与忌讳并受到与这种痛苦共鸣的惩罚。“顽疾的原因”是所有匿名戒酒会应当拒绝进入的迷官,迷宫里住着一对双胞胎弥诺陶洛斯,名为“为什么是我?”和“为什么不?”,也就是“自修”与“否认”,两个微笑着的“秩序维持者”最可怕的帮手。波士顿匿名酒会的“里面”理论以及防止你回到“外面”的方法不是要解释什么造成了你的顽疾 引自第397页 而是一种简单得有点不讲道理的管用的方案,让你每天记住自己怎样得了顽疾,怎样每天治疗顽疾,以及怎样防止幸福的诱人鬼魂回来引诱你勾引你把你拉回“外面”生吃你的心脏(如果你幸运的话)永久性地抹除你的地图。所以“为什么”和“因此”都是不允许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必须在门口检查一下自己的脑袋。虽然这不能公开执行,但波士顿匿名戒酒会最根本的准则几乎是经典的威权主义,甚至可以说是原始法西斯主义。塔克斯药物冷敷垫之年有个说话很讽刺的人回到了“外面”,恩内特之家把他屈指可数的个人物品装进垃圾袋扔到了阁楼里,他曾经用一把玫瑰木手柄的小刀在五人宿舍马桶的塑料坐垫上刻下了匿名戒酒会真正的“最高指导原则” 如果你不想死 就不要问为什么。 告诉你什么你就做什么 如果你想变老。 引自第398页 所以波士顿匿名戒酒会根本不关心你的真正病因,它要求你不要去归因不要去问为什么,因为这些都只是让你重蹈覆辙的借口罢了。
(谁能想到刚刚突然遇到bug让后面写的那篇覆盖掉了这篇,发布后才发现真是欲哭无泪🙃只能继续熬夜凭记忆重码了😭)
42人阅读
吴糖甜蕊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Day 17:读至第365页,提前完成第二阶段任务!
提前6天完成第二阶段任务——5.20的365页。 今天的也是两篇内容: 1. 马哈特和史地普利大半夜...
-
Day 18:读至第390页
今天这一章内容蛮长的,都是关于波士顿匿名戒酒会的,各个小组分享的故事真的只能用Holy Shit...
-
Day 19:读至第398页
-
Day 20:读至第403页
趁着过零点又是新一天又看了小几页,却是三个不同场景的故事: 1. 史地普利和马哈特还在山头...
-
Day 21:读至第410页
今天这篇内容讲的是“末世”游戏混战之后的互依日晚宴播放的马里奥的第一部电影盒带作品,是...
> 查看全部8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