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序
翻译这本书是个意外。回想起来,大概有两个原因。其一,在一段时间内,我注意到对中国外交有一种批评意见,认为中国外交官的选拔过于重视外语能力而忽视了专业能力,尤其是国际关系的专门知识。我对这种意见有些不以为然。一方面,外语能力毫无疑问是外交工作的必要条件,它有助于外交官去了解一国的历史、文化、人民,这是做好外交工作的前提。而且,那些凭借优秀外语能力、能够为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做翻译的外交官,更是可以直接观察领导人的会谈,体验领导人的思维习惯等。在各方面,这都是难得的学徒经历。另一方面,我对专门知识尤其是国际关系研究在政策制定上的作用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总感觉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与执行是两个不同领域的事情,有不同的目的,遵循不同的逻辑,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其二,2010年以来,我给不同工作背景的外交实践者(practitioners)讲课,比如为外交部新干班讲授“国际关系理论”,为公共管理专业硕士讲授“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我一直思考什么样的课程安排更有益于他们今后的工作。基于这两个原因,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读了一些关于美国外交体系、外交官选拔与培训的著作和报告,对相关情况有所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读到了雷蒙德.史密斯的这本书。 引自 译者序
7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